•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京津冀一體化尷尬之城燕郊:房地產獨大 產業空心化

          中國證券報 2014-04-01 09:40:23

          如今,京津冀協同發展概念的提出,為燕郊勾勒出一個安居樂業的新夢想。現實卻是,空置率高企的燕郊樓市并未因這個利好而顯得太過興奮,去年末以來的房價滯漲、銷售遲緩局面,至今仍未改變。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尷尬之城

          從北京最繁華的CBD區域乘坐930路公交車,向東駛進京通快速路,橫穿北京市通州區之后,再由通燕高速轉向102國道。在不堵車的情況下,只需40分鐘的車程,便到達潮白河東側的“燕潮酩酒廠”站。但這里沒有酒廠,在近兩公里道路的南北兩側,密密麻麻布滿了各種房地產項目的營銷大廳。只要在路旁稍作停留,便有數個皮膚黝黑、手拿傳單的銷售人員上前推介房屋,直至把你引入某個銷售大廳。

          這里是燕郊,河北省距離北京最近的一片區域,與北京通州區僅一河之隔。便利的區位和較低的房價使燕郊成為30萬北漂的棲身之地,也使得這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最終以房地產而聞名。

          如今,京津冀協同發展概念的提出,為燕郊勾勒出一個安居樂業的新夢想。現實卻是,空置率高企的燕郊樓市并未因這個利好而顯得太過興奮,去年末以來的房價滯漲、銷售遲緩局面,至今仍未改變。相反,產業空心化導致的人口出行率高,正在帶來不堪重負的交通壓力。多年來,在整個京津冀版圖內,燕郊始終未能找準自身位置,這也成為產業接續的障礙。經歷過無數利好消息刺激的燕郊,如今已難為所動。

          燕郊地產的“雙刃劍”

          在全國實施限購政策的城市中,燕郊所屬的河北省三河市是一個特殊的例子。與京滬廣深等一線城市以及其他東部二線城市比,它既不是省會城市,又不屬于計劃單列市。只是因為它位于北京周邊,承接了北京的大量外溢需求,所以才被戴上限購的“緊箍咒”。

          但矛盾的是,當前燕郊房地產市場供應明顯過剩,大量房屋有待消化。在此情況下,限購政策不放松,豈不是不利于市場消化,加速泡沫累積?

          對此,我們只能這樣理解:燕郊已經自覺地與北京融為一體,或者決策層認為燕郊應是北京的一部分。在北京實施全國最嚴厲限購政策的情況下,燕郊不進行限購,似乎顯得不合時宜。

          事實上,從樓市表現來看,燕郊早就與北京實現同步。2010年,當北京通州區因“城市副中心”的利好而房價大漲之時,燕郊樓市也出現量價齊升。隨后,燕郊樓市又隨著通州泡沫的破裂而轉入低迷。

          但這種“同步”只是表面,作為起步最早的一座衛星城,燕郊始終沒有真正融入北京發展。主要表現為,燕郊沒有承接北京的外溢產業,而只是承擔了為北京提供“住所”的作用。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首都可能不愿將資源分享給“小伙伴們”;其次,在發展之初,燕郊只看到了“環首都”的房地產紅利,而忽視了其他更為長遠的利好;最后,燕郊的區位優勢又使它具備了各種便利。

          客觀地說,燕郊的“房地產先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正如昆山之于上海。但決策部門有意識地忽略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人口支撐,而放大房地產市場的價值,則是造成“蝴蝶效應”的根源。

          房地產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夠迅速帶來大量的土地出讓收益和房地產稅收,同時也可以對其他產業形成擠出效應。這一點,在當下中國很多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已得到印證。

          如今燕郊開發區的經濟模式,幾乎可以用“畸形”來形容。一方面,“房地產獨大”形勢已定,基建滯后,產業空心,“高新技術”的定位更是無從談起。另一方面,就房地產市場而言,空置率高企,市場需求乏力,但供應仍在增加。在這種“畸形”情況下,要糾正經濟結構,承接北京產業外溢,難度可想而知。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幕已經拉開,對于眾多環北京的城市來說,意味著大蛋糕的開切。如何從觀念的根源上避免“房地產先行”,頗為值得重視,尤其是在固安、涿州、保定等地躍躍欲試地想步燕郊后塵的情況下。

          因為事實證明,對思路的糾正,恐怕要比對產業結構的糾正困難得多。正如在實施限購的燕郊,購房者仍然能夠以萬元左右的成本,輕松穿越政策的關卡而取得購房資格。足見房地產沖動一旦激起,就難以壓制。

          滯銷:區位優勢難催熱地產

          “現在中央已經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對燕郊絕對是利好,趁現在房價還沒漲起來,最好趕緊出手。”在燕郊著名的大盤“天洋城4代”的營銷中心,銷售員如此介紹。如今,“京津冀協同發展”已成為燕郊多數房地產項目的銷售說辭。

          今年年初,“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正式被提出,要求明確三地功能定位、產業分工、城市布局、設施配套、綜合交通體系等重大問題,并從財政政策、投資政策、項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體措施。

          作為河北省距離北京最近的區域,燕郊無疑是這項政策的受益者。從距離上看,燕郊距北京天安門僅有30公里,甚至比北京的房山、順義、密云區更具區位優勢。

          作為燕郊老項目的“天洋城4代”,位于燕郊開發區東部,102國道以南,總規劃建筑面積達480萬平方米,是燕郊有名的大盤。該項目曾于去年12月27日開盤,開盤均價在12500元/平方米左右。直到今年3月,銷售人員給出的報價仍然在上述水平,且目前仍有約一半的房源尚未售出。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燕郊的其他幾個大盤之間,如首爾甜城、孔雀城、富地廣場等。多數項目的銷售人員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不僅價格沒有上漲,而且除個別樓層的優質戶型已經售出外,這些項目均有足夠的房源可供選擇。

          事實上,從去年年末開始,燕郊樓市就出現明顯的滯漲和滯銷局面。一些房地產項目期望在今年年初迎來市場回暖,但銷售人員仍表示,今年看房和認購的人數均比去年同期明顯下滑。

          即便如此,燕郊樓市的供應仍在加大。以橫穿燕郊的102國道為界,隨著北側項目的開發殆盡,開發重點已經轉向國道南側的廣闊區域。記者發現,國道南側是大量的農田,其中有不少已被圍欄擋住,即將進入開發階段。

          當地人介紹,在燕郊開發區的區劃范圍內,102國道南側還有著大量土地,如果這一區域全部實現開發,其體量幾乎相當于再造一個燕郊。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gv国产gv欧美旡码 | 午夜免费啪视频国产 |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 热久久九九这里有精品 |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