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7 01:10:19
利益如何共享,是擺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的一道溝壑。這樣的糾結,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首都經濟圈一體化調查中,不斷得到印證。
◎隋丕寧
天津人不講天津話,這奇怪嗎?
現實就存在于天津武清區。因為挨著北京太近,武清人“向北”的情結由來以久。然而某種程度上說,過去多年來他們分羹首都資源溢出的夢想,并沒有照進現實,反而因這一特殊的區位,衍化為某種尷尬。
武清人耿耿于懷的,就有這樣一個例子。據說,本來首都第二機場的第一方案選擇了武清,不想卻被北京大興區奪了愛。
利益如何共享,是擺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的一道溝壑。這樣的糾結,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首都經濟圈一體化調查中,不斷得到印證。
最新消息是,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研究編制首都經濟圈的相關規劃。這一被視為首都經濟圈一體化3.0版的規劃,如何破除行政藩籬,如何建立利益機制,成為人們的共同關切。
“首都圈”概念,最早見于1982年編制的《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可謂最早版本。2004年的“廊坊共識”正式確定“京津冀經濟一體化”發展思路。當年11月,國家發改委啟動《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編制。這是京津冀一體化規劃的2.0版本。
10年來,由于三地不同的發展水平以及行政區劃等固化藩籬的存在,各方雖屢有合作協議簽署,卻并無實質性推進,政策 “雷聲大”,行動“雨點小”。10年間,有些政策紅利被提前透支,最典型者,當屬房地產,以至于坊間流傳“只見房產,未見產業”。
“空轉”許久的京津冀發展“引擎”,在2014年春天重新轟響起來。今年全國 “兩會”召開之前,2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題座談會。他提出京津冀要“抱團”協同發展,京津冀三地是三根繩,要擰成一股繩。
自此,10年夢想終照進現實,首都經濟圈一體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2014年再度破題,進一步凸顯了京津冀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何此時被國家領導人重新提上議事日程?一個最直觀的原因,或許是北京的“大城市病”已經接近臨界點——人口膨脹、交通擁堵、霧霾嚴重。
從國家戰略驅動角度看,作為中國最有可能建成世界級城市群的三個區域之一,京津冀城市群的發展,明顯滯后于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2010年,京津冀55.01%的城鎮化率,相比長三角和珠三角分別低8.69個百分點和27.69個百分點。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認為,“在我國外需呈現明顯下滑態勢,需要依靠內生動力來實現新階段經濟增長的背景下,塑造新的增長極迫在眉睫。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從規模擴張到提質增效的階段,更大范圍的區域協同優化資源十分必要,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突破口,是一個中長期戰略,而不僅僅是一個短期政策。”
此外,從2005年浦東新區綜合配套試驗改革區獲批,直至南沙新區獲批,近年來,國家戰略性區域規劃已出臺了53個。中國的區域發展新棋局正由點及面、由東向西,漸次鋪開。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把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帶作為推動發展的戰略支撐。其中重要一環,就是“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經濟協作”。
然而,究竟如何打破“一畝三分地”的定式思維,真正將協同發展的效應最大化,從頂層規劃到具體執行,還有諸多疑問和挑戰;從城市定位到產業調整,存在諸多尷尬和糾結;從職能減法到產業加法,顯現諸多博弈和搖擺……現實之困、制度之弊、解決之難,百轉千回,不僅考問著正在制定中的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規劃這一頂層設計,也考驗著北京、天津、河北的主政者們,如何權衡市場與政府的邊界,如何騰挪取舍,做好加減法這篇大文章。
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路出發,對北京回龍觀、天津武清、河北白溝、廊坊大學城等地展開深入調查,通過這些微觀切片,折射過去10年京津冀一體化的多種努力、挫頓困局,以及希望所在。
現實問題倒逼、中央高層推動、區域化協同發展,京津冀一體化大勢所趨,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崛起,值得拭目以待。
《《《
天津武清:“扁擔”的逆襲
每經記者 孫衛濤 發自北京
從北京南站乘坐城際快軌,屁股還沒有坐熱就到了天津武清車站——從上車到下車只需要20多分鐘。
這就是北京到武清的空間距離。
如果把北京和天津用一條直線連起來,那么武清就恰好處在這條直線的中間。曾有這樣一個比喻:交通樞紐是扁擔,“武清一根扁擔挑兩大城市”。同時,武清還位于京津冀三地交界之處——北與北京通州區接壤,南挨天津,西與河北霸州、廊坊緊鄰,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非同一般。
然而,武清到北京,似乎又遠不止這點距離。過去多年,擁有如此區位優勢的武清并沒有迎來想象中的大發展。這根“扁擔”并沒有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中,攢足“肩挑兩頭”的底氣,反而因為離北京太近,透露出一些現實的無奈。
一位老家在武清的媒體人說,武清有一大怪,武清人不說天津話,反而是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小時候如果學天津話會被大人訓。”他認為,雖然在行政區域上武清歸天津,但是武清的人心是向著北京的。
不打表的出租車/
從北京到武清可謂一路順利,但一下車就被絆住了手腳。著力從北京招商引資的京津科技谷是記者此行的目的地之一。然而在武清火車站,由于沒有直達公交車,正規出租車也遠少于拉私活的 “黑車”,記者好不容易找到一輛正規出租車,可一坐上去,司機就說不打表,價格合適才走。這一亂象著實令人訝異。
路上,這名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整個武清區的出租車只有800多輛,運力根本不夠,大家出行除了出租車、私家車之外,就是三輪電動車。
果然,第二天記者就體驗到了武清區清一色的紅色電動三輪車。一位三輪車師傅對記者說,再過幾天這些電動三輪車也沒有了。原來今年武清區出臺了新的政策,將禁止電動三輪車拉客,全部回收進拆解廠。其后有報道顯示,天津市質監局已對武清區機動三輪車(含電動、燃油等動力裝置驅動的三輪車)生產廠家進行了嚴厲查處。
武清區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武清的公共交通服務已經落后于經濟的發展速度,有時候自己上下班也覺得不方便,希望記者也反映一下交通的問題。
“尤其是初創企業在用工的時候,如果這個(指交通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出現問題,因為員工不愿意上這邊上班。”京津科技谷副總經理袁志興對記者說,正在想辦法解決這件事。
當地政府也已經對此采取了行動。3月12日,武清區與天津市公交集團創建“公交都市”示范區簽約儀式,至2015年末,公交集團在武清區開通的公交線路將達到28條、投入運營車輛500部、環保車輛達到100%、公交車占機動車出行分擔率達到60%。
馬路上行駛的很多電動三輪車背后“買房可快速辦理藍印戶口”的廣告異常醒目,成為武清街頭一景。藍印戶口是一種介于常住居民戶口和暫住戶口之間的戶籍,上面有公安機關加蓋的藍色印章。天津市2007年4月1日以后實施的一項新戶籍政策是,凡是在天津市轄范圍一次性付款購買商品住房達到相應標準,即可辦理藍印戶口,享受教育、醫療、社保等方面優勢。因為武清房價相對較低,而且離北京和河北近,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購房。
然而,前不久武清被媒體戴上了“空城”的帽子。去年11月底,《中國經營報》報道顯示,武清商品房購買率是100%,但入住率不到20%,原因就是藍印戶口的誘惑。
天津的劉先生來自河北廊坊,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老家有不少人來武清買房,就是沖著好的教育資源而來,但其實沒有多少人住在武清,等孩子考完大學,不少人又選擇把房子賣掉。據悉,武清投資了20億元進行高中現代化達標工程。
《中國經營報》轉述知情人士說法稱,根據歷年高考平均分數線統計,天津市本科分數線比河北、山東、山西、河南等地低了100分左右。
“兩不靠”的尷尬/
翻看武清近幾年的經濟發展數據可以看出,武清的發展在整個天津只能算是中規中矩。2011年武清區實現GDP427.2億元,在天津16個區縣中排名第七。2012年,武清區實現GDP536.68億元,仍為“老七”。
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副所長武文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武清近幾年經濟增長迅速,但與其區位優勢并不相匹配,例如目前武清的房價均價6000元/平方米左右,而與武清一線之隔的北京通州區房價早已突破2萬元/平方米。
讓人難以相信的是,正是離北京太近,反倒讓武清變得尷尬。因與北京接壤,天津希望武清能借助北京資源謀求發展,天津在2006年之后將發展重點轉向濱海新區。但是對于武清而言,想要從北京獲取發展資源并不容易。結果是,武清陷入了“兩不靠”的尷尬。
高村鄉是武清最北部一個鄉鎮,離武清區中心有30多公里。從鎮上乘車往西北方向大約走5公里就是臺頭村,這里與北京通州區直接相連,因此武清在2013年就建了西北新城來承接北京的產業轉移。
3月26日,記者在這里看到,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不遠處另一群還沒有落成的建筑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這是首創置業旗下的京津同城項目。這一項目主要分為別墅區、酒店休閑度假區、創意辦公區、國際公學教育區、醫療保健養生區、小鎮風情商業區等六大板塊,儼然一幅微型的城市格局。
楊邦軍是京津同城項目的負責人,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個項目已經拋開了以前單純開發房地產“賣房子”,而是做一個城市運營商,要打造一個兩三萬人口宜居宜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新興衛星城。
首創置業的想法與武清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打算不謀而合。2013年武清區西北部新城被上升到天津市規劃層面,交由天津市城市規劃院進行規劃與設計。
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武清區政府表示,今年大力推進西北功能新區開發,加快完善基礎功能設施,啟動京津高村科技創新園招商建設,打造承接首都功能的先行示范區。不過記者在武清采訪時,一位政府工作人員表示,因為天津市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劃,所以現在也沒有一個統一口徑。
一位武清工業園區人士對記者表達了他的擔心:因為北京的大興區和通州區本身也是產業轉移的承載地,武清的西北部新城想要承接的項目需要過一遍大興和通州這兩個“篩子”。
天津市委黨校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所教授臧學英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京津冀一體化,北京的態度很關鍵,當初北京第二機場的第一方案是要建在武清,但最終還是落在北京范圍內了。
武清商務區招商部部長吳桂寶說,政府應該做好頂層設計,武清承接什么,通州承接什么,廊坊又承接什么,各個地方找好定位,否則就是一哄而上搶項目。
稅收共享的愿景/
2013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天津調研時提出,要譜寫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京津“雙城記”。這讓天津與北京在地緣上最為接近的武清煥發了活力。據武清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去年全面掀起對接首都熱潮,新引進首都項目700多個,總投資220億元;2013年武清實現GDP790億元,在天津市16個區縣中排名第二,一下子提升了5個名次。武清今年的目標是再引進500個北京項目。
武文生說,武清位于北京和天津經濟帶的中間位置,兩者直接的經濟交流越頻繁,對武清的發展越有利。
武清經濟基礎主要就是“兩區四園”。兩區為武清開發區和武清商務區,四園為京津科技谷產業園、汽車零部件產業園、京濱工業園和京津電子商務產業園。其中京津電子商務產業園就是從“地毯產業園”轉型升級而來,“京津科技谷產業園”從“自行車王國”升級而來,主要對接北京海淀區的高科技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各個地方在對接北京項目時,用得最多的一個詞語是“外溢”——如同一缸水,太滿了盛不下了,才能接。但在實際中,這些園區卻是拼命想要從缸里舀水過來。京津科技谷自從由 “自行車王國”改名之后,就加大了在北京方面的招商引資工作。據袁志興透露,僅去年,園區在北京大的推介活動就做了幾十場,小的更是不計其數。
袁志興說,當時他們提出一個“森林”的概念,就是說,北京撒了一堆樹籽養成了苗圃,但因為空間有限,不一定能讓所有的苗圃長成參天大樹,企業要實現產業化必然要轉移,所以京津科技谷對接這些企業,負責讓它們在武清長成森林。
但是要想從北京拿到這些“苗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京濱工業園副總經理張穎在一次座談會上表示,與北京的合作,首先要解決利益共享問題,因為企業是寶貴的稅源,任何城市都不會輕易讓出,這需要利益機制來實現共贏發展,這是應探討的方向。
在接受采訪時,袁志興提出了一個想法,武清的園區正在考慮通過稅收分成的方式與北京進行合作,拿出一部分從北京來武清落戶發展的企業的稅收,與北京一些區政府進行稅收分成,以加大北京向外進行產業轉移的推送力度。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 《2014年京津冀藍皮書》也建議過這一想法,即在稅收方面,京津冀三地政府應按照三地對產業的邊際貢獻系數比例,在省際產業轉移時實行稅收分享,即橫向分稅制。對于跨省市合作項目帶來的新增增值稅、所得稅等地方留成部分,可按一定比例,在合作地區之間進行分成。
配套服務的跟進/
從事名品特賣的電商唯品會,就是一家從北京出來選擇在武清落戶的電商企業。此前唯品會在北京某區注冊公司,但土地和政策方面的支持相對較少。
要知道,物流倉儲對一家電商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同時還要考慮成本問題。2012年,唯品會選擇在武清建設華北物流中心,2013年落成之后,總部也搬了過來。
唯品會高級副總裁唐倚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之所以落戶武清,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交通區位優勢,二是當地政府對電商的規劃和服務意識。
唯品會也曾與其他一些區域溝通過,發現有些地方甚至連互聯網都搞不清楚,更不要說對電子商務的發展進行整體規劃了。
唐倚智說,去年唯品會把北京總部搬到了武清,從與武清接觸到最終落戶只用了兩個月時間。
公開資料顯示,短短兩三年時間,目前已經有包括阿里巴巴、國美、蘇寧、京東等60多家電商企業在武清落戶或設立機構,國內電商企業的前15名多位列其中。
事實上,電商企業紛紛落戶武清,只是武清借重北京資源發展的一個縮影。2013年,天津提出了積極主動借重首都資源,這為武清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袁志興說,京津科技谷園區60%以上都是從北京引進的高科技項目,原來的自行車上下游產業鏈開始在政府引導下進行轉型升級,例如有的企業開始生產高科技碳纖維自行車,有的企業轉型做汽車碳纖維內飾、羽毛球拍以及高爾夫球桿,有的企業轉型做汽車密封條等。
在吸引人才方面,臧學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藍印戶口政策追求短期利益,武清應該研究有藍印戶口的人如何才能在當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城市能讓人們安居樂業,他們才會轉移到這里來。
武清已經認識到了這些問題,近期的規劃都指向了武清的商業配套方面。近日,天津市黨政高層調研京津冀一體化布局,提出武清區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引進科技研發產業,對接首都醫療教育等資源。
《《《《
北京回龍觀:“失敗之城”的晨光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每天都這個時候回來,累得半死。”趙鵬走出回龍觀城鐵站,望望天,全黑了。
步行十分鐘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出租屋。
趙鵬是山東人,兩年前,研究生畢業之后,他跟女朋友選擇了 “北漂”的生活。如今,兩人已經結婚,仍然在回龍觀租房生活。
傍晚的回龍觀跟白天不一樣,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下子讓這個白天悶聲悶氣的地方有了生機。“這里只有在晚上的時候才會有這么多人。”趙鵬說。然而,夜越深,下班的人群四散進各自的屋子,結束一天的奔波,沉沉睡去,回龍觀這個30多萬人的龐大社區,便歸于一片寂靜。
趙鵬講述的是回龍觀的常態,這里幾乎是一個與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晨曦中醒來的人們,涌出火柴盒一樣的房屋,通過貫穿回龍觀社區的城鐵13號線來到位于海淀區的五道口、西二旗等地上班。坐公交的人遇上早高峰,幾乎每個人都有等上三四輛車才能豁出命擠上去的經歷。
今年2月底,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的一句話把回龍觀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他說,“像北京回龍觀這類新城是失敗的”。
在他看來,新城區里有30萬人口,卻很少有就業崗位。大部分人早上涌到老城里來,晚上又涌回新城,造成巨大的鐘擺式城市交通。而這樣的失敗,其實在規劃之初就可以預見,因為在那時候回龍觀就已經被打上 “睡城”的標簽。
如今,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回龍觀新城的發展歷史或許可以提供更多的現實樣本意義。
徹頭徹尾的“睡城”/
回龍觀位于北京昌平區東南部。東起黃土南店,西北至二撥子;南為海淀區東北旺鄉上地村。因觀得名。
在北京周邊,類似昌平區回龍觀的新城有不少,諸如地鐵5號線終點的天通苑,東邊的通州,乃至燕郊。在普通人眼里,這些地方就是一座座龐大的“睡城”,伴隨著一周五天公交站、城鐵站前排著長隊的人群。
“每次租房子,都有種想死的沖動。”趙鵬無奈地感慨著 “北漂”生活。兩年前,他從五道口來到回龍觀,以每個月1400元的價格在新龍城二期租了一間次臥,去年,房間的租金價格漲到了每個月1500元。
“這馬上就要簽新合同了,房東已經說了,要漲到1650塊錢一個月。”趙鵬無奈,不過這對于他們小兩口來講,還不算是太沉重的負擔。最沉重的是這里的生存環境。
在回龍觀社區,像趙鵬這樣的北漂一族不在少數,緊鄰回龍觀社區往南,就是西二旗、上地、中關村等產業園區,這里坐落著眾多互聯網IT產業公司,可以吸納眾多的就業人口。但在中關村、五道口附近的房租高得離譜,于是很多人便沿著13號城鐵線,來到價格相對較低的回龍觀尋找安身之處。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回龍觀居住的工薪階層基本上都是從事互聯網行業的,回龍觀社區往南的西二旗地區,坐落著聯想、百度、神舟等公司,五道口則是IBM、搜狐、網易等公司的所在地,另外,上地也聚集著一些軟件公司。因此,回龍觀以其區位因素,自然而然成為眾多人的居住選擇。
“我感覺,這里之所以成為睡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房東不住在這兒。”趙鵬說,擁有回龍觀房子的人都是投資性質的,為的是把房子出租出去,也就提供了大量的房源供市場需求。
“早晚有一天我們會離開這里。”趙鵬早就做好了這樣的打算,他已經在長沙買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為自己考慮了未來該怎么走。
分流之地變房產之城/
實際上,回龍觀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座“睡城”。
“幾十萬人口,就是一個中等城市了,里面沒有各種產業,這是不可想象的。當時建設的時候,就是為了對北京主城區過密人口進行分流。”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牛鳳瑞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
資料顯示,1998年,北京市明確將回龍觀社區規劃建設為經濟適用住房。同年10月29日,以回龍觀、天通苑、建東苑為代表的19個首批經濟適用住房項目在北京房地產交易中心集中展示,拉開了經濟適用房大規模開發的序幕。
在《昌平新城規劃(2005-2020年)》中,明確將回龍觀定位為“城市邊緣集團,主要以經濟適用房為主,為中心城區人口疏散提供居住用地,規劃增加商業配套設施,完善城鎮功能。”而這個規劃正是依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完成的。
“但是20年以前我們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20年以后會成為問題。”牛鳳瑞對記者說,不能用現代的觀點看待過去的事情,當時回龍觀在規劃的時候,確實僅僅將其當做疏解城內的人口居住這個功能。
如今,整個回龍觀社區,已經從分流之地無可爭議地成為“房地產之城”?;佚堄^社區的開發建設,兼顧了回遷安置房與商品房等多種類型,為北京本地的中低收入者和外來人口提供了大量的經濟適用型住宅。
在靠近13號線霍營城鐵站附近,有一座小區叫國風美唐,2012年2月,李婷夫婦在這里以每平方米19000元的價格買下一套二居室。
“就怪當時沒有早下手,買的時候已經漲了一些了。”李婷有點兒抱怨自己。據說當時一期的開盤價為每平方米18000元,萬萬沒有想到,兩年之后,這里的房價已是今非昔比。
“我們有鄰居賣房子,價格就是3萬多一平方米,這才兩年的時間。”李婷說。今年4月份,國風美唐3期就要開盤,據說開盤價已經漲到了每平方米35000元。
《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中稱,當前,“地區稅收和財政收入結構中,房地產業和建筑業所占比重仍然過重,必須持續優化和調整產業結構,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兑巹潯分蟹Q,從稅收結構看,房地產和建筑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由2005年末的72%降至2010年的4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回龍觀社區目前房屋均價在每平方米3萬至3.5萬元。而在一年前,這里的房價僅僅在2.5萬元左右徘徊。
據房產中介介紹,整個回龍觀社區大部分以經濟適用房為主,由于這一類房產興建年份原本就在2000年以后,再加上轉為商品房的時間更靠后,所以基本上都不滿足北京市滿五年免個稅的政策,買賣交易時會多支付十幾萬的稅費。
產業導入滯后/
業內的共識是,一座新城的建設是否成功,不僅僅在于其是否分散了中心市區的人口,還要看是否真正做到了承接相應的產業轉移,從而實現人口分流與產業承接的雙重功能?;佚堄^成為“睡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社區內缺乏必要的產業導入以拉動社區人口就業,社區居民無法實現就業本地化,“職住平衡”無從談起。
經過多年發展,回龍觀社區的一些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健全,不過,這一些公共服務設施所提供的就業機會仍然僅僅是一小部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回龍觀地區辦事處獲悉,截至2013年,回龍觀地區常駐人口約為36.8萬人,其中戶籍人口6.6萬人。也就是說,“北漂”占82%之多。
山東科技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副教授趙景偉在其201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到,回龍觀的實際人口基數突破40萬,2/3以上為外來人口,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基數占10萬以上。
現有的大型產業園區——西二旗、上地、五道口等均位于回龍觀南面,與回龍觀若即若離,實際上,回龍觀內部也建有工業園。在回龍觀社區西部,就有回龍觀二撥子工業園區。但這個工業園區在創造就業方面乏善可陳。
剛剛搬離回龍觀的李國棟之前就住在回龍觀鎮二撥子新村,這里緊鄰二撥子工業園區。“在這里,像咱們這種人基本上都會去附近的五道口等IT業比較多的聚集區,工業園區農民工就業比較多,稍微有技術含量的就業需求得不到滿足。”李國棟說。
北京市海淀區的互聯網企業是從2009年開始爆發式涌現的,那時候,智能手機風靡全球,各類手機應用、手機游戲產業興起,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從業人員迅速增加。之前一直保持幾百人規模的百度公司,現在也已經規模過萬,在西二旗擁有自己的基地。
牛鳳瑞表示,如果僅僅想通過改變回龍觀地區內部的產業結構來解決現有問題,未免過于簡單。他認為,高科技產業對勞動力素質有較高要求,這就面臨著與回龍觀地區提供的勞動力匹配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經濟研究所所長孫久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回龍觀已經不算新城,現在進行產業化布局有一定難度?,F在的做法是把基礎設施建好,當成整個城市核心區的一部分來規劃建設。
“回龍觀地區已經形成事實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應該怎么樣減少這方面的后遺癥,化解當前的矛盾?”牛鳳瑞表示,對于回龍觀地區空間利用的改造需要付出很多成本,也需要較長的時間。
承接南部產業轉移/
然而,與專家的判斷不同,昌平區及回龍觀地區的政府仍然在努力思考如何擺脫“睡城”角色,如何在實現人口分流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產業承接。
要實現這樣的產城融合,新城更多寄望于中心城市生產性的產業環節和生產性服務業外溢。但在現實中,難度很大,原因在于這些產業、企業往往寧愿挑選更高級別的產業園落戶,而不愿意落戶衛星城。
查閱現有資料可以發現,回龍觀地區政府早幾年已經在思考如何使已有工業園更好地承接南部地帶高科技產業的北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回龍觀地區辦事處獲悉,當前,回龍觀鎮所在區域共分布著三個主要產業園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一產業園、北京國際信息產業園,其中生命科學園歸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由后者統一規劃產業布局,對于生命科學園的產業發展和規劃,回龍觀辦事處稱其沒有發言權。
按照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中的說法,回龍觀地區被首都總體規劃修編列入“城市中心組成區范圍”。因此,昌平區政府有理由相信,回龍觀必將成為中關村戰略性高新技術產業北擴、東擴的第一承接區。
由此看來,生命科學園必將成為承接中關村產業外溢的首選之地,這對整個回龍觀地區的發展未嘗不是件好事。
在當地人心中,對回龍觀的未來還是樂觀的,在上述《規劃》中,這種樂觀顯露無遺:“從北京市的總體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態勢來看,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功能正迅速向昌平轉移,回龍觀地區位于八達嶺高速的重要節點,是昌平區與海淀區的結合部,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將使其成為市區科技產業、金融服務業、休閑娛樂業向昌平轉移的第一承接平臺。”
在牛鳳瑞看來,回龍觀的最初格局一旦形成,就會有一種慣性,對歷史這種依賴就很難改變,政府要想短期改變,需要支付很高的成本。
(文章中回龍觀住戶均為化名)
相關鏈接
首都經濟圈十年夢想
·1982年
“首都圈”概念出現在《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中。當時的“首都圈”由兩個圈層組成:內圈是北京、天津兩市和河北省的唐山、廊坊和秦皇島三市;外圈則包括承德、張家口、保定和滄州。
·1986年
河北提出“環京津”戰略,試圖依托環京津的區位優勢,帶動河北。這是河北借力發展思想的開端。此后,借力京津還是自主發展,重點是環首都還是沿渤海,成為河北發展的兩種不同取向,交替主導著河北的發展路徑。
·1996年
《北京市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中提及“首都經濟圈”的概念。它的范圍是“2+7”模式,即以京津為核心,包括河北省的唐山、秦皇島、承德、張家口、保定、廊坊和滄州7個市,面積共16.8萬平方公里。
·2001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良鏞主持了“大北京”規劃。這通常被認為是京津冀一體化合作的開始。
·2004年
京津冀三方達成“廊坊共識”,正式確定 “京津冀經濟一體化”發展思路。
·2004年
國家發改委啟動 《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編制,按照最初的設想,這一規劃的范圍為“2+8”模式,即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和河北省的石家莊、秦皇島、唐山、廊坊、保定、滄州、張家口和承德8地市。
“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正式提出了“首都經濟圈”概念:促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打造首都經濟圈。
·2014年
習近平提出,努力實現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