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30 00:48:4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王杰 發自北京
港資房企拋售內地物業已不鮮見,但瑞安建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安建業)在轉讓了沈陽的物業之后,卻惹來了麻煩。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收到中匯廣場(沈陽天地)樓盤一期項目業主的投訴,稱瑞安建業上調車位費,遠高于當地車位費的收費標準,這讓業主無法接受。另外,瑞安建業在開發過程中將項目易主,也讓業主們擔心后續項目品質難以保障。
瑞安方面對此事回復稱,作為一家合法經營且負責任的開發商,沈陽華匯(瑞安建業附屬公司)的運營一直遵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程序進行。
但對記者提出的關于業主投訴的“天價車位”問題,以及瑞安沈陽中匯廣場出售給保利地產后,是否仍按照原有規劃建設,規劃與運營是否會變化等問題,該公司并沒有回答。
后續項目品質引業主擔憂/
糾紛的源起,是該項目的商品住宅停車場的“天價”收費。
3月26日,第一太平戴維斯沈陽中匯廣場物業管理處發出 《關于地下車場試運行通知》稱,“中匯廣場地下停車場將正式投入使用,采取時租制按沈陽物價局審批收費標準正式收費(5元/小時)”。
照此標準計算,業主停車每月需要付費3600元。這對于二線城市沈陽來說,業主們難以接受。該通知下發后的3月28日,業主代表要求公示相關部門的審批手續,但未得到答復。
幾經周折后,4月23日,沈陽市物價局發出通知,要求瑞安建業交回《收費許可證》,收費標準與業主協商達成一致之后再行發放許可證。
公開資料顯示,沈陽中匯廣場位于沈陽黃金地段,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逾80萬平方米,總投資預計為65億元人民幣,系瑞安建業在東北地區啟動的首個商業項目。
業主們認為,彼時中匯廣場(沈陽天地)為沈陽市價格最高的項目。之所以買這個小區,是因為看重瑞安建業的品牌、開發品質。直到工地的圍擋換成了保利的廣告牌,才知道瑞安建業已經把沈陽項目賣給了保利地產。
在業主肖女士看來,后續項目由保利開發的話,所購樓盤的保值性是業主們關注的焦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保利地產相關負責人,以了解保利地產接手此項目后的規劃,但截至發稿,尚未接到保利方面的回復。
秦兵房產律師團徐斌律師給業主們支招說,保利地產接盤后,房屋價值是否縮水,有一個簡便的方式可以計算損失,就是找評估公司進行評估。
出售背后的“變現”策略/
瑞安建業在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回復中表示,出售沈陽中匯廣場二期項目為公司經營策略的商業決定,為加快發展二期,公司選擇與保利合作,由保利控股。
瑞安建業方面表示,此次出售事項所得款項凈額約為10億元,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出售事項為集團提供機會,使其于現有市況下以可獲取的最佳價值變現于沈陽項目二期的投資,作為實行公司物業組合的策略性變現計劃的一部分。
在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看來,瑞安建業出售旗下資產并非偶然,這實際上和目前樓市格局變動有關,一旦項目的投資回報發生了變化,那么此類房企就會采取各類投資策略,在鎖定投資收益的同時防范資金風險。
據了解,瑞安建業有限公司為瑞安集團的成員之一。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曾表示,2013年該公司拋售內地商業項目套現近70億元,并表示今年將繼續出售非核心資產。
2013年11月29日,重慶瑞安天地房地產發展、上海新天地與買方陽光人壽保險股份訂立框架協議,出售重慶天地B11號地塊的超高層發展項目一期塔樓所有辦公樓層,成交價格為24.12億元。
隨后的12月3日,瑞安建業公告,公司一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將出售股份,并轉讓現有股東貸款及清償項目公司沈陽中匯達房地產有限公司欠付的債務,總價11.68億元。緊接著12月4日,瑞房旗下全資子公司和中國人壽信托達成買賣協議,向中國人壽信托出售興建中的上海一核心地段商業物業,估價約33.23億元。
上述交易主要由瑞安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完成,分別是瑞安房地產和瑞安建業,分別主要從事商業地產運作和住宅項目開發。完成三次交易后瑞安系共獲得了約70億元的收入。
盛富資本與協眾國際總裁黃立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部分港資房企在內地收縮戰線,爭取持有更多的現金。目前房產市場處在行業周期頂端,未來走下行通道的可能性很大,房企拋售部分資產也算正常。未來很多房企都會加快速度走量,商業地產尤其不容樂觀。
嚴躍進指出,目前瑞安集團正處于轉型過程中,轉賣項目也是正常的戰略業務調整。不過他提醒,目前業主的維權意識很高,類似的房企在轉讓項目過程中,要注重對業主訴求的保護,否則容易惹來麻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