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5-26 11:29:07
有消息稱,我國監管層擬允許銀行面向個人和企業發行大額可轉讓存單,最早或于5月末試點。試點期間,1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將設在3.4%,略高于目前最高3.3%的銀行1年期存款利率。若試點順利推進,意味著我國利率市場化再邁步,普通投資者再添一項理財工具。
利率市場化再邁步
據媒體報道,屆時將有超過10家商業銀行參與此項試點。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個人大額可轉讓存單的推出,可視為我國取消存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場化向前推進過程中的重要一步。”
分析人士指出,定期存款受央行利率管制所限不能自由浮動,而大額可轉讓存單的利率水平則完全由市場決定,如果試點順利推進,無疑是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最要一步。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在目前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理財產品受到嚴格監管的情況下,大額可轉讓存單可以起到穩定存款的作用,避免銀行存款過度流失,同時降低銀行負債的波動性。
央行最新發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指出,作為大額存單的先行探索,推出同業存單有利于進一步拓寬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的融資渠道,改善金融機構的流動性管理等。下一步在總結相關經驗的基礎上,將逐步推出面向企業、個人的大額可轉讓存單,進一步擴大商業銀行負債類產品市場化定價范圍,有序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
高收益高流動性
隨著我國居民個人財富的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希望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所以“存款搬家”現象屢見不鮮。央行最新公布的4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4月末我國人民幣存款余額為108.45萬億元,減少6546億元,同比多減5545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23萬億元,再次創造近年新高;而存款增速也在4月下滑,僅為10.9%,為8年來最低水平。
銀行業內人士指出,大額可轉讓存單比定期存款的流動性更強,利率遠高于0.35%的活期存款利率,這種特性將極大吸引那些要求高流動性、相對較高投資回報的企業和個人。不過,在試點階段,大額可轉讓存單的起點可能會設置得較高,比如100萬元;期限可能為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和1年;利率可參考同期限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或者目前運行的同業存單利率定價。從國外情況看,從1964年至今,美國3個月存單二級市場利率與3個月商業票據利率、一年期國債利率高度一致。
一位國有大行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毫無疑問,面向企業、個人的大額可轉讓存單,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意味著增添了一項新型、穩健的理財工具。與目前銀行發行的短期限理財產品相比,大額可轉讓存單,具有流通性更強、投資期限更長、可轉讓等特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