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9 00:17:3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剛剛過去的周末,正德人壽再度成為保險界關注的焦點,而這次,是因為償付能力“注水”。
6月6日(上周五)下午,保監會在其官網上發出今年的第8號監管函,曝光正德人壽通過“政府補貼資金”和“其他應收款”項目虛增實際資本的行為。
據悉,正德人壽報送的2014年一季度末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2.7%,但根據保監會在現場檢查中已查實的情況,正德人壽在土地使用權的交易以及相應的會計處理中,通過“政府補貼資金”和“其他應收款”項目虛增實際資本。扣除違規認可的 “政府補貼資金”和“其他應收款”后,正德人壽2014年一季度末的實際資本為-8.0844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87.08%,屬于償付能力不足類公司。
根據相關規定,保監會責令正德人壽從6月9日起停止開展新業務。如正德人壽未能于2014年6月30日前有效改善償付能力,保監會還將視情況采取進一步監管措施。
被保監會采取三項監管措施
從今日(6月9日)起,正德人壽將停止開展新業務,這對于一家保費規模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新興壽險公司來說,無疑是當頭棒喝!
資料顯示,正德人壽成立于2006年11月6日,是一家全國性、股份制人壽保險公司,目前注冊資本20億元,注冊地在北京。目前,該公司經營區域包括:黑龍江、江蘇、上海、浙江和北京五省(市)。
近年來,正德人壽呈現高速發展態勢。2013年,正德人壽的規模保費已超過100億元,成為躋身百億俱樂部的20多家壽險企業之一;今年1~4月,正德人壽保費繼續高速增長,實現規模保費59.2億元。
在保險業界,正德人壽以其董事會及監事會成員豪華陣容著稱。據正德人壽官網介紹,張洪濤教授任公司董事長,沈月華、鄭永剛出任副董事長,王憲章、陳英柳、王宏任董事,唐運祥、李殿君、高金榜出任獨立董事,鄧鴻勛出任監事會主席,其中不少人都是業界大名鼎鼎的人物。
然而,根據此次保監會下發的監管函,正德人壽將受到三項監管限制:一是責令正德人壽自2014年6月9日起停止開展新業務。續期業務不受此限制;二是自監管函下發之日起,暫停增設分支機構;三是自監管函下發之日起,暫停正德人壽新增股票、無擔保非金融企業(公司)債券、股權、不動產和金融產品投資。
增資或是唯一辦法
正德人壽官網的公開信息顯示,正德人壽目前有5個股東,分別為美好控股集團、寧波市鄞州鴻發實業有限公司、福州天策實業有限公司、福建偉杰投資有限公司、浙江波威控股有限公司,各持有正德人壽20%的股權。
按照此次保監會下發的監管函,正德人壽如未能于2014年6月30日前有效改善償付能力,保監會將視情況采取進一步監管措施。
如今,離6月30日僅有短短20多天,要快速提升償付能力唯有股東增資,正德人壽董事會及管理層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協調各大股東迅速達成增資協議,將成為避免進一步遭受監管措施的關鍵。然而,這對于正德人壽管理層來說,或許并不容易。
去年10月,杉杉集團創始人鄭永剛在任職正德人壽僅半年多后突然被宣布免去首席運營官(COO)職務并暫停總裁職務;今年4月19日,正德人壽再度發布消息稱,“正德人壽黨委免去鄭永剛同志黨委副書記職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正德人壽股東之一的寧波市鄞州鴻發實業有限公司為杉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13年1月才受讓了浙江凌達實業有限公司所持正德人壽的20%股份,成為正德人壽股東之一。隨后,鄭永剛也得以進入正德人壽董事會及管理層。正德人壽官網信息顯示:鄭永剛于2013年3月起出任正德人壽副董事長,4月出任公司的總裁職務。
從鄭永剛的兩次“被免”來看,可見正德人壽股東之間似乎并不和睦。此時,正德人壽正處于遭保監會采取多項監管措施的“非常時期”,股東之間能否捐棄前嫌,迅速找到有效提升償付能力的辦法,引人關注。
恰逢保監會“擠泡沫”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數據顯示,2013年正德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53.5%,較2012年下降了29.79個百分點。對此,正德人壽解釋稱,2013年業務增長導致有效業務所要求的最低資本增加,;同時,2013年擴寬資金運用渠道,擴大了對不動產、信托計劃等另類資產的投資,由于此類資產償付能力認可度比例低,整體資產的認可比例下降,導致實際資本下降。
按照保監會此次下發的監管函,此前正德人壽報送的2014年一季度末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2.7%,在保費收入仍處于高速增長,且沒有出現股東增資等情況下,償付能力反而較2013年底大幅提升近30個百分點,難免引發監管層的特別關注。
6月5日,保監會在官方網站公布了《關于清理規范保險公司投資性房地產評估增值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目前,根據新會計準則,對于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方式,保險公司可以在成本計量和公允價值計量兩者中選其一。雖然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是國際保險業的趨勢,但在實際操作中,一些保險公司可能存在濫用公允價值計量方式,對其所投資的房地產進行再評估增值,最終實現償付能力提升、粉飾報表的目的。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在12家采用“公允價值法”的壽險公司中估值增長比例最高的是正德人壽。從2013年報看,正德人壽去年以11.2億的成本投資房地產,年底估值已增值到20億。“而按照今年最新上報的財報,正德人壽對這項投資的估值又增長到了28億,一年之內翻了1.5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