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6 00:15:5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A股上周終于有些起色,上證綜指周五漲0.93%至2070.72點,全周累計漲2.01%。從形態上看,滬綜指連盤六周的極度沉悶勢頭已被打破,股指形態趨好。深市走勢更好些,目前深綜指已連續第四周上漲,深綜指一周共漲2.25%。
對A股影響相對較大的消息是上周二盤前明朗的兩則消息,一為央行宣布“二次降準”,二是證監會定下IPO具體日程。第二次定向降準帶來的資金量雖然較有限,但其基本上確認了近期人們心中的一個猜測——雖然名義上我們仍在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但實際上已經趨向寬松。
資金面寬松對股市自然是利好,可如果更確切一些,筆者認為股市上漲原因應該是,管理層在經濟指標已顯著好轉情況下,卻仍然不斷加碼寬松政策。
本月初公布的5月PMI指標大好,其后陸續公布的出口指標也較好,物價也有所回升,而上周五剛剛公布的5月份工業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數據大多向好。
兩次定向降準及公開市場連續五周不斷釋出流動性,這已使得理財市場上的投資者獲取高額收益越來越困難,所以這些資金可能正思索尋找出路,而恰好這個時候新股申購恢復,相信會吸引一部分資金。
IPO恢復發行表面上是利空,但已被消化了許久,加上管理層已明確年內只發行百家左右新股。此外,新股發行規則可能也對大盤構成支持。未來新股配售市值是按 “T-22至T-2的日均持有市值”來計算的,由于上周二盤前投資者才得知 “新股將于本周三發行”,所以滿打滿算也僅有5個交易日用于準備 “打新市值”。既然時間上倉促了,那么欲打新者只能在購入股票數量上彌補。
周末監管層調整了新股首日交易規則,較明顯的改變有兩條:一為取消原先的“第二次停牌”,二為將原先收盤時的集合“定”價改為集合“競”價。規則的全文有些繞,其實簡單而精準的理解就是,新股首日上漲44%之后的交易規則就與老股上漲10%后一模一樣。
上述改動對市場影響暫時還體現不出來,因目前發行人及承銷商傾向于壓價發行,以此換取更快放行。當發行價相對較低時,44%漲停處恐怕仍然有價無市。不過若將目光放長遠些,那么不可否認管理層的上述舉動對市場還是有益的。
上周筆者認為股指或上漲,但難過2100點大關,目前筆者該觀點不變,故建議倉重的投資者本周逢高減持。近期政策已有過松嫌疑,故不排除未來有所收斂的可能。就技術面看,今年2月及4月2100點稍上曾堆積了不少量,解放這些籌碼原本就不容易。即使就上述新股申購因素看,也不見得會有持續支持,因為捱過本周后,那些“打新專業戶”其實就無需持有太多的老股,日后他們只需長期持有少量老股即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