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6-19 09:10:16
馬士基官網發布回應稱,P3相關成員接受并尊重中國商務部的決定,決定停止關于P3網絡的準備工作,不會實施此前關于P3網絡的相關計劃。海通證券港航分析師姜明表示,該事件不影響行業的供需大邏輯,而三家公司若有意長期合作,完全能通過常規合作方式規避“反壟斷”審查。
被歐美監管部門放行的P3聯盟,在中國遭遇“紅燈”。6月17日晚間,商務部發布公告,對馬士基、地中海航運、達飛3家航運企業設立網絡中心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案做出禁止決定。
對此,馬士基官網發布回應稱,P3相關成員接受并尊重中國商務部的決定,決定停止關于P3網絡的準備工作,不會實施此前關于P3網絡的相關計劃。海通證券港航分析師姜明表示,該事件不影響行業的供需大邏輯,而三家公司若有意長期合作,完全能通過常規合作方式規避“反壟斷”審查。
歐線份額高達47%
P3聯盟是由全球前三大集裝箱班輪公司馬士基航運、地中海航運和達飛輪船在去年6月宣布成立,計劃合計拿出約260萬TEU的運力(各自分別貢獻42%、34%和24%的聯盟運力),在全球東西主干航線合作運營,P3聯盟擬定于今年四季度啟動。今年3月,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正式通過P3聯盟審批,6月份歐盟也對P3聯盟放行。
不過,P3聯盟此次遭遇商務部的否決。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對本案相關市場份額、市場控制力、市場進入、行業特點等因素進行評估,認為本次集中完成后,交易方將形成緊密型聯營,在亞洲—歐洲航線集裝箱班輪運輸服務合并運力份額高達約47%,市場集中度亦有大幅提高。”
姜明分析商務部反對P3聯盟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是歐線份額太高,三家合并運力份額高達47%,控制力明顯增強,極有可能損害貨主的利益;再次是P3的合作緊密度高于傳統聯盟,P3計劃通過聯合船舶營運中心JVOC來調配運營船舶,商務部認定其屬緊密型聯營,控制市場的嫌疑進一步增加;而國內船公司反對可能是P3流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守國此前曾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達過P3將對航運市場公平競爭產生負面影響的擔憂,“P3聯盟一旦運行將會對國內航運業產生巨大影響,已有貨主和貨主組織給我們發函表示擔憂。”
抱團取暖成大勢所趨
業內人士指出,P3叫停后,中國遠洋、中海集運等國內企業可以暫時松口氣。不過目前的市場形勢,對于國內航運企業來說仍然十分艱難。
今年航運市場依然不見起色,BDI指數自3月下旬后一路下跌,6月17日收于858點,年內跌幅超過60%。在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積壓、煤炭市場需求不振的情況下,BDI指數未來走勢并不樂觀。
今年國內航運企業業績依然慘淡。中國遠洋在去年變賣資產保殼后,今年一季度主營業務繼續大幅虧損,一季度凈利潤虧損18.8億元。目前已經公布2014年中報業績預告的5家航運公司中,寧波海運預計繼續虧損;受益于一季度干散貨和VLCC市場回暖,中海發展和招商輪船預計上半年有望扭虧。
分析指出,在航運市場寒冬,雖然P3聯盟流產,但聯盟化仍然是大勢所趨,聯盟合作在有利于提升船舶的使用效率并降低成本。市場寒冬也促進了行業抱團取暖的步伐,今年3月份長榮海運作為新成員加入,與中遠集運、川崎汽船、陽明海運、韓進海運成立CKYHE聯盟,共同運營亞洲-歐洲和地中海的航線。G6聯盟也將業務擴張至亞洲-美西及跨大西洋貿易航線,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也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而不具備大型船隊、管理和現金流較差的公司會逐步被邊緣化。
P3聯盟的否決對國內航運企業的利好十分有限。姜明分析稱,馬士基等三家可以通過更大規模的排他性的合作航線、互換倉位、支線碼頭資源共享等方式來部分實現P3聯盟。(記者 歐陽春香)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6/19/c_126641229.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