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4 00:31:2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昨日(6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交通銀行獲悉,該行香港分行于6月16日成功定價并于6月23日向臺灣機構投資者發行20億人民幣寶島債。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今年以來,中國內地金融機構在境外信貸市場借款已逾140億美元,遠超2013年全年紀錄。
宏源證券債券交易部研究主管何一峰告訴記者,內地金融機構境外發債的規模未來能不能延續目前的態勢,還要看監管層的態度,銀行境外發債需要經過銀監會和央行的審批。
利率定價較去年稍高
昨日,交通銀宣布,此次發行的寶島債分別包括3年期10億元,票面利率3.45%;5年期5億元,票面利率3.85%;7年期5億元,票面利率4.15%。
據記者了解,此次發行吸引了來自臺灣和海外投資者的積極投資,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和匯豐(臺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為此次發行全球協調人。
所謂“寶島債”,是大陸與臺灣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啟動以后在臺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去年12月10日,中行、建行、農行、交行在臺同步發行“寶島債”,規模合計人民幣67億元。其中,交通銀行為首家獲核準發行“寶島債”的陸資銀行,其發行規模為12億元,分為3年期8億和5年期4億。
不過,在發行利率方面,此次交行2014首檔“寶島債”利率定價較去年發行的“寶島債”稍高。3年期品種較去年的3.4%高了0.05個百分點,5年期品種較去年的3.7%高出0.15個百分點。
“時間點不一樣,情況就不太一樣。我估計這和臺灣地區的利率變動情況有關?!焙我环褰邮堋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卟稍L時表示,其實這和大陸的趨勢也相似,大陸去年國債收益率就很高,今年比去年還要高一點。
境外發債成本更低
與此同時,中資金融機構境外發債的規模也在持續擴大。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來自Dealogic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內地金融機構在境外信貸市場借款已逾140億美元,遠超2013年90億美元的全年紀錄。
“這主要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慮,境內資金成本持續上行,境外發債比境內發債要便宜很多。此外,境外市場比較成熟和規范,本身境外業務發展也有發債的需要。”中信建投證券宏觀與債券研究團隊首席分析師黃文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許多債券交易由境外分支機構完成,例如工商銀行香港子公司發行了亞洲首只符合《巴塞爾協議III》規則的債券。
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并將于2018年全面生效的 《巴塞爾協議III》引入了兩個流動性風險監管的量化指標:一是流動性覆蓋率 (LCR),二是凈穩定融資比率(NSFR),對銀行流動性設定了更高的國際標準。巴克萊估計,為了達標,內地銀行必須在未來幾年募資1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600億美元)。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認為,發行這種符合《巴塞爾協議III》規則的債券給內地商業銀行開辟了一個新的資金來源。從境外獲得資金,可以補充銀行的資本金。
利用全球債券投資者的資金,是中國銀行業提高資本充足率、推動投資者群體多樣化、改善境外業務資產負債表狀況的一項舉措。然而,內地金融機構想要持續尋求境外融資還有賴于監管層的態度。
“目前,隨著監管政策的放開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提升,銀行境外發債的規模有了快速增長。”何一峰表示,但內地金融機構境外發債的規模未來能不能延續目前的態勢,還得看監管層的態度。
事實上,境內發債也是內地銀行補充資本的主要方式。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包括錦州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等在內的10余家銀行先后發行了逾千億元規模的二級資本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