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7 00:51:3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昨日(7月16日),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以及H股上市的中國人保集團都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原保險保費收入數據,加上此前已公布上半年保費收入的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太平,至此,國內六大上市險企上半年保費“成績單”已全部亮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六家上市險企中,僅中國人壽的原保險保費出現了同比負增長。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獲得的一份銀保同業交流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為3892.71億元,同比增長49.3%。
險企人士透露,部分保險公司銀保渠道保費表現較好,主要是因為銷售了一些短期的、高現金價值的產品,而保障型產品在銀保渠道依然不好賣。
多數上市險企壽險原保費上漲/
昨日,中國人壽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保費收入。據了解,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969億元,而去年同期為2026億元,同比下滑了2.8%。
昨日,同時公布上半年保費數據的還有中國人保集團和新華保險。其中,新華保險今年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666.68億元,同比增長29.84%。
而此前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及中國太平均已公布了上半年的保費收入情況。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人壽實現保費收入1053.13億元,同比上漲21.83%;中國太保旗下的太保壽險今年上半年現實現保費收入602.05億元,同比增長了6.9%;中國太平旗下的太平人壽今年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401.35億元,同比增長了23.93%。
記者統計發現,6家公司中,保費增長最猛的是人保壽險,同比增幅達53.77%,而中國人壽也成為六家上市險企中唯一出現保費負增長的公司。
上半年銀保期繳同比增幅超10%/
六大上市險企上半年的保費表現可謂不錯,那么作為其主打的銀保渠道情況又如何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的一份銀保同業交流數據顯示,此次參與同業交流的42家壽險公司,今年上半年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收入為3892.71億元,同比增長了49.3%;在銀保市場期繳保費收入214.43億元,同比增長了10.1%。
雖然今年上半年大多數保險公司都實現同比正增長,但從單月環比來看,6月和5月相比來,不少保險公司依然是負增長。在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方面,此次參與同業交流的42家險企中,有22家出現了環比負增長。
在銀保市場期繳業務方面,參與此次同業交流的42家壽險公司,排名第一的是中國人壽,達到58.4億元。
某險企的楊先生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少保險公司在銀保渠道保費表現較好,主要是因為其銷售了一些短期的高現金價值產品,而像那些交費期限10年、20年的保障類產品還是很難銷售。特別是,6月面臨年中考核壓力,不少保險公司推出了一些短期產品高現價產品來沖一下保費規模,而7月以來,這些保險公司又提出轉型,銷售保障型長期保險產品,結果是產品賣不動,還出現了銀保銷售人員比較嚴重的離職或跳槽現象。
今年1月,銀監會和保監會曾聯合下發通知,規定保險公司、商業銀行應加大力度發展風險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保險產品。各商業銀行代理銷售意外傷害保險、健康保險、定期壽險、終身壽險、保險期間不短于10年的年金保險、保險期間不短于10年的兩全保險、財產保險(不包括財產保險公司投資型保險)、保證保險、信用保險的保費收入之和不得低于代理保險業務總保費收入的20%。
楊先生坦言,目前銀保市場并沒有回暖,所謂高增長的保費都是靠一些短期產品支撐起來的,保險公司的保障型產品依然面臨銷售壓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