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1 00:11:2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自北京
財政部上周五(7月18日)發布的2014年記賬式附息 (十五期)國債招標結果顯示,該期債券計劃招標260億元,實際發行總量僅為233.9億元。
近日,銀行間市場短期資金利率開始上漲,其中銀行間市場14天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上周五上漲57.05個基點,至5.0310%,與1個月期品種出現倒掛。
“兩年期國債出現流標,主要還是技術性原因,各個機構把標位抬得太高了。”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流標受多重因素影響
財政部上周五發行了2014年首只兩年期記賬式附息國債。中國債券信息公布的發行結果顯示,該期國債計劃招標發行總量為260億元,投標量為351.3億元,而實際發行總量僅為233.9億元,票面利率3.99%。也即財政部此次國債的發行招標有26.1億元的規模未能發滿,出現了流標。
此前,據路透調查顯示,市場對該期國債需求中性,利率預測均值為3.91%。而記者查閱銀行間市場固定利率國債到期收益率曲線發行,截至目前,最新的兩年到期收益率為3.9681%。
顯然,此次兩年期國債3.99%的票面利率遠高于此前的市場預期均值,并高于銀行間市場同期限品種的最新到期收益率。路透中文網引述業內人士的話稱,該期債券的邊際中標利率為4.10%,盡管投標總量為351.3億元,但因機構標位差距較大,導致部分成為無效標位。
劉東亮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國債出現流標,除了主要的技術性原因,也反映了大家對短期內的資金面并不樂觀。數據顯示,經濟基本面正在開始好轉,而大家對當前IPO凍結的資金量又比較擔心,導致市場情緒緊張。另外,由于上半年市場走勢比較好,很多機構可能已經超額完成了全年的利潤,此時,大家更愿意落袋為安,而不是繼續積極的配置。
業內人士分析,該期地方債與國債招標撞車,因其絕對收益率獲得機構的認可,認購倍數接近2倍。
負面情緒或未完全釋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銀行間市場短期資金利率開始上漲,其中銀行間市場14天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7月18日上漲57.05個基點,至5.0310%,與1個月期品種出現倒掛。另外,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顯示,14天期品種7月18日上漲58.80個基點,至4.988%,亦與部分長期品種出現倒掛,比如高于1個月、3個月等品種。
與此同時,銀行間市場債券市場,尤其是利率債市場則出現了連續多日的調整。中國債券信息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債銀行間國債財富(總值)指數已連續下跌4個交易日,并刷新了今年5月23日以來的新低至147.93。
劉東亮告訴記者,利率債在二級市場上的下跌,主要還是由基本面推動的。自從調整存貸比口徑之后,市場就已經開始調整了,此后公布的一些列經濟數據都對利率債市場的調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國家統計局7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4%,其中,二季度增7.5%,較一季度小幅回升0.1個百分點。
對此,劉東亮指出,二季度GDP同比、環比均高于前值,經濟企穩已經得到驗證,考慮到各項微刺激和定向寬松措施的效果尚未完全見效,因此有理由預期三季度宏觀經濟繼續保持回暖勢頭,至少不會惡化,政策進一步放松的空間下降。
“短期內,或許債券市場的負面情緒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還會繼續發酵,需要調整一段時間。但具體調整多久還不好判斷。”劉東亮指出,因為要降低融資成本,所以央行應該不會讓資金面過于緊張,會采取一些措施,平抑資金面的波動。但是,考慮到6月份的M2等數據很多已經超標,預計央行也不會讓市場過于寬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