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9 00:28:0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雯 發自德州
每經記者 張雯 發自德州
在城鎮化的浪潮中,山東德州格外惹眼。
這不僅是因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至少兩次就德州推進城鎮化作出重要批示,更是因為李克強近日實地探訪德州,就當地進行的“就地城鎮化”進行調研。
那么德州的城鎮化到底有哪些亮點?全國其他市縣能否借鑒學習其模式?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德州市委副書記滿春重。
NBD:德州推行的是農民就地城鎮化,您認為“德州模式”有何獨特之處?
滿春重:應該說,我們突破了傳統城鎮化的路徑依賴?!暗轮菽J健?,走的就是傳統農區實現就地城鎮化的路子。為實現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從2008年以來,德州市按照“政府主導、規劃先行、因地制宜、群眾自愿、社會參與、依法依規、梯次推進”的原則,將“兩區同建”作為二者的結合點,首先我們一手抓農村新型社區建設,一手抓農村產業園區建設,通過這“兩抓”,加快了農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同時通過推進農民居住向社區集中,就業向園區集中,土地向適度規模集中,加快了城鄉居民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也促進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農民就近就地就業,提高了農民非農產業收入比重。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的農村新型社區有378個,30萬戶農戶搬入了新社區,同步建設的農村產業園區有876個,40萬農民在家門口就業,目前農民收入中的45%以上,來自農村產業園區。
按照德州市2013年至2030年的農村新型社區布點和產業布局規劃,要保持農村新型社區適度規模和產居融合,力求做到人口規模與產業容量、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相協調,一般安排5000人左右為一個社區,鄉鎮駐地要達到1萬人以上。大社區融合大產業,這也是德州城鎮化特色。
NBD:在城鎮化進程中,您如何理解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并進?
滿春重:這是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產業園區是“兩區同建”的保障和支撐,要有可以充分容納農民就業的高效益園區,才可以使農民得到穩定收入來源的途徑,才能使農民在新社區住的踏實,所謂“樂業、安居”。在一些只有土地實現了城鎮化、人沒有城鎮化的地方的實踐中,農民依然采用傳統的生產方式耕種十幾畝、幾十畝土地,就很難在社區生活下去。為此,要十分重視對產業園區的建設。
新型城鎮化與傳統城鎮化不同,要走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的路子,只有發展工業化,才能給勞動者帶來就業空間,要留住勞動者,就要使他能就業并有滿意的收入,否則勞動者來了很快又會走,而工業化的發展,還能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而農業現代化帶來的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將把大量農村勞動力和人口轉移出來。德州推進“兩區同建”,其重要特征就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有機融合,打破了傳統農區里的各種固有邊界,如工業與農業的產業邊界、鄉村與城市的空間邊界、農民和工人的職業邊界。
NBD:城鎮化需要巨量的資金支持,按照德州市的規劃,每年需要規劃10萬戶農戶進入新社區,成本和資金的情況是怎樣的?
滿春重:首先,就地城鎮化不同于以前的讓農民進到城市里去的城鎮化模式,優勢之一就是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推行?!皟蓞^同建”,其規劃本意是建設有產業園區作支撐的居住新社區,人口規模較大,但是在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方面按照生態型城鎮的標準來規劃和建設,產業園區與居民社區實現一體化,將會建成“產居一體”的新市鎮,而非一味驅趕農民進城。
德州市地處魯北平原地區,農村普遍宅基多、院落大,空心村現象較為突出,100多萬戶農戶的戶均宅基占地達到了1.5畝,而全國是1.1畝,國家有關規定是0.4畝,這樣全市8319個村莊改造完成之后,將節約出100多萬畝的土地,在土地增減鉤掛項目申報規模、審批程序等方面,我們爭取到了國土資源部門的支持,進行了政策創新,市政府籌集資金62億元,通過有償統籌縣市區土地挖潛指標,推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實施,解決了農村社區建設錢從何處來的問題。
具體來說,在資金籌集問題上,我們堅持多條腿走路,一是政府補貼資金,通過土地挖潛和增減掛鉤、土地級差收益補貼農村新型社區建設;二是用好政策性資金,這包括農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水利建設等涉農項目資金,以縣為單位,整合捆綁使用,集中用于農村社區和產業園區建設;三是發展PPP模式,采取商業開發、企業和社區聯建、BT模式等,引導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到“兩區同建”中來;四是爭取信貸資金。2012年我們爭取到了國開行的信貸資金30億元,2013年我們被國家農發行列為全國農發行支持新型城鎮化試點,每年特別授信50億元信貸資金支持兩區建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