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8-04 10:17:02
每經編輯 陳小雨
每經記者 江然 發自成都
8月2日,江西財經大學在成都舉辦第二屆校友金融論壇,多位業內人士問診金融頑疾。
對于當前金融生態,四川省金融學會副會長、西南財經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曾康霖用五句話做出概括:“社會上錢不少,但少數行業、企業仍然缺錢;以錢炒錢現象嚴重,融資成本高;金融秩序混亂,監管不到位;投資渠道狹窄,以不動產為主;正規金融機構資金分布不均,金融宏觀調控效用不高。”
此外,如何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一永恒難題、商業銀行未來發展之路何在、應該如何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等熱點問題,引發出席論壇的業界人士激烈討論。
“改革在推行,尚沒有太大成效。”對于如何進一步加強金融改革,曾康霖總結稱,“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領域”。
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快發展民營金融機構,以支持實體、小微企業發展。在曾康霖看來,這種支持“并不完全是貨幣資金方面的支持”,還有“資源、技術、信心”。他指出,這種支持需要分析供需雙方,而不是一廂情愿。
近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十項措施并舉緩解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其中提到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中小微企業依托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開展融資,擴大中小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及規模,以及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
對于利率市場化,曾康霖以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經驗為例,闡述了利率市場化將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根據他國經驗,市場放開后兩年時間,會出現進一步抬高利率的情況,“利率會上浮50%~60%,甚至翻番,”他表示,“但隨之而來的優勝劣汰,是政府也無法救助的,需要做好思想準備。”
眼下,經濟上行壓力加大,加之互聯網金融崛起,銀行一家獨大、躺著掙錢的好日子似乎將到頭。
“中小企業眼下貸款難,是因為我國現行的主辦銀行制度,股東以國有為主,銀行與貸款主體緊密聯系,”科瑞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鄭躍文在論壇上表示,“目前,銀行可輕松靠利差賺取利潤,實體經濟卻拿不到錢。”
據此前媒體報道,2013年,2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為2.24萬億元,而16家上市銀行就占據了半壁江山。
“高利潤亦導致國內銀行不愿真正服務客戶,也難以出現好的金融產品,”鄭躍文坦言,“從全球范圍來講,若不練好內功,國內銀行也就只能辦點結算業務,毫無競爭力。”
日前,銀監會已正式批準3家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作為原民生銀行籌建小組副組長,鄭躍文對民營銀行建立感受頗深,“事實證明,只要監管到位,辦好民營銀行是不成問題的。”
另外,在此次論壇上,對于當前火熱的互聯網金融話題,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光裕直言,互聯網精神不會顛覆傳統金融,但會刺激其改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