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8-05 08:47:39
每經編輯 陳小雨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據銀率網數據,7月份一年期以上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64%。這已是連續4個月來,一年期理財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維持在6%以下。
有分析師認為,從2014年開始,隨著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的普通下調,長期限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一跌再跌,因此長期限理財產品已結束“6時代”。
銀率網理財分析師牛雯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表示,一年期以上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整個貨幣環境較為寬松。下半年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發生,理財產品發行增速應該還會繼續減緩,平均預期收益率同樣保持下行趨勢。
國有銀行發行量環比降20%
銀率網數據顯示,7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比上月有所下降,城商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居首位。其中,7月份138家商業銀行共發行4316款理財產品,環比下降6.44%。城市商業銀行本月發行1582款產品,占本月理財產品發行總量的36.65%,發行量位居本月第一。
本月各類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環比數據均有下降,其中國有商業銀行下降最為明顯,理財產品發行量環比下降20.39%。
某證券公司理財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發行數量減少主要是因為7、8月份屬于淡季,既不是季末也不是半年末,環比發行少屬于正常現象。國有商業銀行發行環比減少更多與其發行的基礎資產有關,國有銀行利率類的基礎資產比較多一些,這些理財產品可能受資金面的影響更為明顯。中小城商行更多還是做信托類基礎資產,根據信托發行的額度決定理財產品發行情況,信托發行平穩下滑,銀行理財產品就會下滑。
牛雯認為,7月份各類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環比數據均有下降,包括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發行增速也有所減緩,主要原因首先在于市場競爭。還有一個原因則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從投資期限來看,7月份投資期限為一年以上的理財產品發行量卻較上月增幅明顯,環比增44.44%,而其他期限理財產品的發行量均較上月有所減少。
上述理財分析師表示,長期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增長,說明銀行還是比較看好鎖定長期資產,同時也說明客戶相對更認可長期產品的收益。牛雯也認為,今年以來,各期限理財產品收益率整體出現下滑,而一年期以上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更高,所以投資者會更愿意投資期限更長的產品,鎖定較高的收益率。
長期產品收益率下降最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1個月以內的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環比上升外,其他期限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均較上月下降,其中一年以上期限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下降最多。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投資期限在1個月以內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55%,較上月上升10個基點;投資期限為1個月至3個月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較上月下降7個基點;3個月至6個月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27%,較上月下降6個基點;6個月至12個月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43%,較上月下降11個基點;一年以上期限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64%,較上月下降38個基點。
上述理財分析師認為,從利率來看,長期理財產品走高的可能性不大,下半年理財產品要看資金面,如果資金面偏松,收益率還是偏低。
“從央行和銀監會上半年的態度來看,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池’問題、蘊含于其中的‘影子銀行’風險、隱性剛性兌付等問題,都有比較明確的態度。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變化只是時間問題,當前主流結構的理財產品數量會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信息披露更加透明、投資方向更為明確的開放式產品。”牛雯認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