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9 00:42:1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南京
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南京
長三角金融中心的爭奪,一直以來話題不斷,在上海自貿區成立之后,爭奪更是愈演愈烈。作為長三角面向中西部的橋頭堡,南京自然不甘落后。
8月13日,南京市金融辦正式發布了《關于全面支持南京(河西)金融集聚區發展的實施辦法》(寧政發[2014]192號),同時公布的還有《南京(河西)金融集聚區發展專項扶持政策實施細則》,對新政策扶持對象范圍、補貼標準及建鄴區發展環境等內容作了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每年將拿出1億元的專項資金,用來促進河西金融集聚區的發展。除此之外,南京還設立股權交易的融資平臺。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資金補貼加融資渠道,兩項利好疊加將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入駐南京泛長三角區域金融中心。
建立泛長三角金融中心
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南京一直都將自己視為泛長三角城市的中心。在上海金融中心和上海自貿區成立的推動下,打造區域金融中心成為南京一直以來的目標。
早在2011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曾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全市金融業改革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該文件為河西金融集聚區初期的機構集聚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隨后在去年1月,南京市正式發布了 《南京區域金融中心建設規劃(2011-2020)》,正式提出要把南京打造成承接上海、覆蓋江蘇、輻射皖贛的泛長三角區域金融中心城市。
“南京一直都在積極布局區域金融中心,但是由于上海金融中心輻射能力較強,直到2011年官方發布文件促進金融發展,南京區域金融中心才有實質性的進展。”南京建鄴金融CBD副主任侍得廣表示。
“蘇錫常靠近上海很近,上海金融中心的輻射能力早已經覆蓋,南京的區域金融中心目前很難與上海競爭,所以,吸納南京都市圈城市是輻射范圍所致,也有利于區域金融中心的發展。”南京財經大學教授張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區域金融中心爭奪戰
事實上,此前國務院出臺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 (2010-2015)》也提出,發揮上海的龍頭作用,努力提升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寧波等區域性中心城市國際化水平。
該區域規劃中的長三角城市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舟山、臺州16個城市。其中還提到,要統籌兩省一市發展,輻射泛長三角地區。一直以來,該區域的金融中心是眾多城市的目標。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16個城市中,除了上海之外,其余15個長三角城市就有8個正式提出過區域金融中心的構想。其中,浙江寧波提出了建設東南沿海區域金融中心,杭州提出建“長三角南翼區域金融中心”,江蘇南通則提出建設“長三角北翼金融中心”。
但是由于輻射能力和產業優勢有限,這些城市的金融中心夢并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區域金融中心,其業務輻射半徑必須超越本地區范圍,僅有對內聚合力,缺乏對外輻射力不是真正的區域金融中心。”南京建鄴金融CBD副主任侍得廣認為,能否面向周邊的省內城市、長三角乃至華東地區各大城市拓展金融服務是衡量區域金融中心的關鍵標準。
侍得廣表示,“南京在泛長三角城市中優勢最為明顯,因為它是長三角最西邊的橋頭堡,對周邊城市輻射力非常強,人口、教育、商業資源流入量最大。它可以承接上海、覆蓋江蘇、輻射皖贛,這是中東部地區發展潛力最大的區域,也是金融機構未來的重要市場挖潛地區。”
資金補貼+融資平臺雙利好
為了推動南京泛長三角金融中心的發展,南京市通過15條措施、23條細則進一步支持金融體制改革創新,加大了河西建成泛長三角區域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區的力度。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吸引金融入駐。據南京建鄴金融CBD提供的文件,為進一步突出南京(河西)金融集聚區在全市金融產業布局中的自身特色和核心地位,南京將專項資金額由原來每年6000萬元擴充至每年1億元,重點支持河西金融集聚區打造成為區域內的金融機構集聚中心、金融交易中心、財富管理中心、金融研訓中心和金融信息服務中心。
事實上,從2005年開始,南京就開始對落戶南京的金融機構給予政策和資金獎勵扶持,到2013年,專項資金總額達到6000萬元,從2011年起,獎勵扶持資金領取家數每年達到20至30家。
根據政策的發放規定,對新設立入駐集聚區的金融機構法人總部給予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一次性資金補助;對新設立入駐集聚區的金融機構地區總部或一級分支機構、金融后臺、注冊資本1億元以上的準金融機構在正常營業后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一次性資金補助。
吸引金融企業的入駐的同時,南京同時也拿出資金補貼金融人才。
張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雖然官方給了數額較大的補貼,但是對于動輒資產幾十億元,利潤豐厚的金融機構來說,吸引力并不夠大。”
為此,去年10月,江蘇首家場外交易市場江蘇股權交易所掛牌成立,截至目前掛牌量已經超過50家,新政策還明確支持南京石化商品交易合約中心開展現貨掛牌融資,努力打造全國大宗油品的交易中心、定價中心、物流中心。鼓勵河西金融集聚區組建區域金融資產交易、碳排放交易等新型要素平臺。
“資金補貼和融資平臺,兩項利好疊加將吸引更多金融機構的入駐,所以南京泛長三角區域金融中心前景還是可期的,但是與上海金融中心競爭,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張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截至目前,南京泛長三角區域金融中心集聚區已入駐包括永豐銀行、紫金財險、錦泰期貨等法人總部12家,北京銀行、南京銀行、美亞財險江蘇分公司等區域總部58家,其他各類金融、準金融機構300余家,入駐的金融法人總部和外資金融機構數量已占全市總量的2/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