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9 00:42:43
◎張敬偉
年初美歐日各國以樂觀語調,歡呼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掙脫了危機束縛,迎來了經濟復蘇的曙光。與此同時,西方輿論場亦對新興市場經濟表現不堪而冷嘲熱諷。各種抒發怨氣的輿論姿態,旨在強調一種邏輯——全球經濟依然由西方主導,資本主義秩序的大廈還是巋然不動。
從西方經濟結構看,西方輿論的評價并無多少出入,但其主觀的悲喜姿態,卻昭示了全球經濟博弈的復雜性,及對全球經濟前景評估的武斷和簡單。
第一季度,受嚴酷天氣影響,美國經濟復蘇的步履慢了下來。歐洲的 “歐豬五國”固然不在困境中蹣跚,但法德英等主要國家的經濟只是處于調整中,并未看到景氣的真正來臨。日本的“安倍經濟學”射出了 “前兩箭”——刺激效果不錯。當然,中國經濟亦在這一季度實現了18個月來最低的經濟增速(7.4%)。主要經濟體的慘淡表現,無論如何不能說全球經濟迎來了復蘇,還是處于不確定性的后危機時代。
第二季度,中美兩強表現稍好。美國經濟增速超預期,各項經濟指標尤其是就業率表現搶眼。體現美國人信心的是,購債還在縮減規模,加息已經提上日程。美國貨幣政策的由松趨穩,和中國穩健的貨幣政策,成為后危機時代全球經濟真正的壓艙石??糠潘呢泿耪叽碳?,從來都是危機時代的標配——但其副作用是 “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經濟常態化,才是真正的復蘇跡象。美國要退出量化寬松,甚至明確了加息時間表(2015年);中國調結構,進入經濟“新常態”。而且,中國決策層正在通過一波波的壓力測試,促銀行體系和地方行政系統實現 “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五個現代化)。
歐洲和日本的經濟表現在第二季度都不樂觀。歐元區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為零,而第一季度增長0.2%;同時7月通脹跌至0.4%的4年半低位。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德國,這個危機時代表現不錯的國家,現在卻“HOLD不住”,經濟呈現下行趨勢。一項數據顯示,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首次跌破1%。據悉,歐洲央行要像美、日、英那樣,通過量化寬松政策來拯救歐元區經濟。這意味著,德國這個“優等生”也出現了問題。法國經濟也在停滯中,而意大利2008年導致的危機傷口還未愈合,現在又出現了新的衰退傷口。
這說明,歐洲經濟看似勉強走出了2008年彌漫而來的主權債務危機泥潭,但核心國家德國也為危機付出了慘重代價。在歐元區外圍國家趨勢向好的情勢下,德國卻筋疲力盡。這自然不是什么好消息——更糟糕的是來自烏克蘭的地緣政治危機正在美國逼迫下傳導至經濟領域,歐洲配合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在對俄羅斯經濟形成打擊的同時,和俄羅斯經濟密切的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經濟也受到了戕害。
對俄羅斯制裁的反效應還在持續中,而且來自烏克蘭危機的不確定因素,對于歐洲市場的信心打擊也是持久的。疊加過去6年歐洲為了對付危機而持久的去杠桿化進程,除了數百萬的就業崗位喪失,還收獲了通脹率持續下滑的惡果。據來自金融時代的數據,歐洲央行的通脹目標是使通脹率低于但接近2%,歐元區上月通脹率為0.4%,還不到這一目標水平的四分之一。
歐洲會不會陷入到日本長期滯漲的通縮尷尬?有人給出了悲戚的形容——“日本的幽靈正盤旋在市場頭上,這種情況將在今后幾個月持續。”歐洲遭遇通縮,要學用日本的“安倍經濟學”,開閘量化寬松刺激經濟。但日本也未必是好榜樣,“安倍經濟學”上調消費稅刺激了日本民眾趨利而為的提前消費潮,但日本經濟按照年化增長還是收縮了6.8%。“安倍經濟學”放出“三箭”就能扭轉日本20年經濟遲滯的頹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調低了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3.7%調為3.4%),看來是較為穩妥的。
美國經濟的確向好,中國還在調結構,歐洲和日本依然用 “打補丁”的方式救經濟……后危機時代的主要經濟體現狀,意味著所謂復蘇不過是虛妄的假象。
(作者為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