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0 01:11:1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一些P2P網貸公司為了給平臺提供足夠多的項目,并且保證項目的持續性,方便項目管理,嘗試自建團隊,并且在全國各地開設分公司,保證項目來源。以深圳地區的紅嶺創投為例,由于紅嶺創投是國內老牌的平臺,投資人數多,平臺上曾經長時間缺乏項目,只要有新項目上線,經常很快會被搶空。
今年以來,紅嶺創投已經成立合肥、重慶、佛山、南京和深圳分公司,在全國已有20多家分公司,計劃今年全國分公司要達到30多家。
目前,紅嶺創投的項目除了一部分凈值標以外,其余都來自線下團隊,即紅嶺創投的分公司。分公司提供項目,由公司風控團隊審核,通過后在平臺上發標。
紅嶺創投的借款程序為,項目融資客戶提交資料,由分公司初步審查,然后報總部風險管理部,總部審核通過后,由公司計財部發標,借款人不能自己發標,之后由當地分公司進行貸后管理。
除了紅嶺創投以外,有很多平臺采用分公司的模式。該模式的問題是,如果沒有引入擔保公司對項目進行擔保,項目出現問題后,平臺會先行墊付。在去擔?;袈曄?,很多這類平臺引入風險準備金。
深圳地區一位P2P平臺人士表示,分公司都是發展線下業務,為了開發借款人資源。這種模式的好處是風險可以自身把控,但是也考驗平臺的風控能力。
但不可避免的是成本問題,線下發展團隊,人工成本較高。而且還要求平臺有一個較好的內部管理體系,不然容易出現腐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