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ST金泰1.26億美元大單背后:唯一客戶注冊資金僅50萬元

          2014-08-27 00:36:40

          8月26日,ST金泰再簽1.26億美元黃金首飾購銷合同,但記者調查發現,這筆大單背后疑云重重。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彭斐 發自山東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彭斐 發自山東

          編 者 按

          2001年7月才登陸A股的山東金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385,SH;以下簡稱ST金泰),于2003就被戴上了“ST”的帽子。在A股市場十余年間,ST金泰就像“不死鳥”一般,雖數次因虧損瀕臨退市,但卻又都死里逃生。

          北京新恒基集團創始人黃俊欽,自2002年開始掌控ST金泰。在已完成的12個財年里,ST金泰給出了8年虧損、3次披星的成績。即便如此,在黃俊欽的資本棋局中,卻難舍ST金泰這枚旗子,為此甚至不惜多次自掏腰包。

          引人注意的是,在去年底引入黃金珠寶貿易業務不足兩個月的ST金泰,最終在珠寶貿易的倒手中,實現公司2013年業績的逆襲,并得以成功保殼。作為醫藥生物板塊股票,ST金泰引入黃金珠寶貿易的舉動,讓市場懷疑其動機的同時,也對黃俊欽的這步棋有了新的猜測。

          8月26日,ST金泰再簽1.26億美元黃金首飾購銷合同,似乎在對外宣誓,補血續命不是黃俊欽的最終目的,他想讓ST金泰恢復造血功能。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這筆大單背后,幾乎可能是ST金泰唯一黃金珠寶貿易客戶的新加坡卓越公司,卻疑云重重。

          在重返A股市場后,本屬于生物醫藥板塊的ST金泰,卻大舉擴展黃金珠寶生意。

          8月19日,ST金泰發布特別重大合同公告,披露與深圳市國君珠寶金飾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深圳國君)簽署價值1.22億美元的黃金首飾購銷合同。

          這不是ST金泰與深圳國君首次合作。ST金泰的黃金珠寶貿易,還包含兩個重要角色——金泰集團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泰國際),新加坡SUPERIORGOLDSILVERANDJEWELLERYPTELTD(中文名為卓越金銀珠寶有限私人貿易公司,以下簡稱新加坡卓越)。

          8月26日晚間,ST金泰發布又一份重大合同公告,披露金泰國際2014年8月26日與新加坡卓越簽署 《黃金首飾買賣合同》,金泰國際擬向買方新加坡卓越銷售貨物金額總值為1.26億美元黃金首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金泰國際為ST金泰為拓展國際業務,在香港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提出設立是在2013年8月5日。

          金泰國際于2014年3月與深圳國君和新加坡卓越達成長期合作意向,簽訂了長期合作的框架協議。而在恢復上市過程中,之前從未涉足黃金珠寶生意的ST金泰,因主營業務黃金珠寶貿易只有一家供應商和一家銷售客戶,引發上證所提出問題。

          在一位熟悉ST金泰的人士看來,外界關于ST金泰的黃金珠寶業務,一直存在疑問,ST金泰則解釋系因公司涉足該領域業務時間較短所致。

          在一位不具名券商人士看來,作為ST金泰當前的絕對主營業務,黃金珠寶貿易僅有一家供應商和一家客戶,由此產生的不確定性及風險會更高。

          金飾業務“救駕保殼”/

          8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ST金泰總部后注意到,三層辦公樓的底層已經出租,剩余的兩層辦公場所,辦公設備仍是10年前的老舊款式。

          公司雖位于濟南繁華的洪家樓商圈,但從外部看去,唯一能證明它是一家企業的,僅剩下門口懸掛的 “山東金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牌匾。

          8月19日,ST金泰發布特別重大合同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金泰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與深圳國君于8月18日簽署了《購銷合同》。

          根據合同,ST金泰向深圳國君采購黃金首飾,規格型號:含金99.99%;合同總價值為1.22億美元。按最新匯率計算,合同總值約7.5億元人民幣。

          這已不是ST金泰與深圳國君第一次合作。去年11月,ST金泰與深圳國君簽署逾4000萬美元合同,正式進入黃金珠寶領域。

          ST金泰認為,金鑲玉產品在東南亞市場看好,未來會有較好的發展機會,于是在2013年8月成立金泰國際,開展黃金首飾貿易業務。

          ST金泰稱,公司擬出資2000萬港元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作為公司與國際市場的聯絡窗口,香港子公司的設立有利于拓展公司的業務,提高企業競爭力。”

          在此之前,ST金泰因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三年虧損,于2013年5月14日被暫停上市。 此后,游走于保殼地帶的ST金泰,自去年11月30日起,在不到一月內,先后公布了四則重大合同。

          去年11月29日,ST金泰突然宣布撤回謀劃已久的定增方案,與此同時,高調宣布著手參與黃金珠寶貿易,并以約4031萬美元的價格購入了一批金飾。

          不過,這個被認為是“救駕保殼”的生意,一經推出就飽受質疑。而隨著公司原董事郭大鴻2013年8月正式掌舵金泰國際,即與深圳國君簽訂4000余萬美元的購銷合同。

          為此,ST金泰一度發布澄清公告,訴說自己對金飾生意的執行力。從其發布公告來看,ST金泰采取了快進快出的模式。

          如公司去年11月29日宣布購買價值約4031萬美元的金飾,12月13日宣布售出價值為4233萬美元的金飾;12月13日宣布購入約9598萬美元的金飾,12月20日宣布售出價值約為4531萬美元的金飾。

          據ST金泰2013年年度報告顯示,截至報告期末,上述四則合同均已履行完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上述合同之外,ST金泰當年并未再公示其他重大合同。

          最終,受益于去年底的四則合同,在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方面扭虧,ST金泰2013年完成的數字為2682.8萬元,借此得以摘星保殼。

          ST金泰承認有經營風險/

          如果論功行賞,在ST金泰的保殼戰中,頭功無疑屬于去年8月才成立的金泰國際。作為金泰國際掌舵人,郭大鴻更是不容小覷。

          作為金泰國際的法人代表,郭大鴻曾擔任ST金泰董事?!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咭喽啻螕艽騍T金泰董秘楊繼座的電話,以詢問郭大鴻履歷,但電話均未能接通。

          8月20日上午,ST金泰濟南總部一名工作人員得知要找楊繼座后說:“在樓上,直接上去就行。”不過,在得知記者的身份后,對方隨即表示,“還是回去吧,他不會見你,見了也不會說什么,現在還是北京說了算。”

          該工作人員口中的“北京”,即ST金泰的實際控制人黃俊欽,而郭大鴻可以說是黃俊欽的老部下。

          今年7月底,國泰君安證券在為ST金泰出具恢復上市核查公告中提及,郭大鴻先生在珠寶貿易方面有一定的經驗。

          ST金泰2010年年度報告顯示,郭大鴻其時的身份包括“深圳市綠科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深圳市通利達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深圳市田富世紀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然而,記者查閱包括深圳工商局在內的多方資料獲悉,郭大鴻擔任職務的上述公司,并不涉及珠寶首飾貿易,且有的企業已經注銷。

          不過,隨著郭大鴻掌舵金泰國際,該公司即簽訂數億元的珠寶購銷合同,合作乙方亦是深圳當地的一家企業——深圳市國君珠寶金飾有限公司。

          工商資料顯示,深圳國君的經營范圍包括鉑金、鈀金、黃金、K金制品、銀制品以及珠寶首飾的批發及其他國內貿易(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在登記前須經批準的項目除外);從事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明令禁止及特種許可的除外)。鉑金、鈀金、黃金、K金制品、銀制品以及珠寶首飾的生產加工。

          8月24日,記者以客戶身份與深圳國君一位馬姓人士取得聯系,該人士確認其與ST金泰的合作關系,并表示有能力按金泰國際訂單進行生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在2013年11月29日至2014年8月18日不足9個月期間,金泰國際與深圳國君簽訂的4次采購合同,數額達到3.4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1.46億元。

          對于公司珠寶貿易業務的盈利模式,ST金泰解釋稱:和珠寶銷售商簽訂合同,根據東南亞珠寶市場流行趨勢及訂單的規格要求,與中國珠寶加工企業簽訂采購合同,中國珠寶加工企業按公司全資子公司金泰國際指定的規格式樣進行加工,以銷定采。

          在2013年年報中,ST金泰承認,目前有深圳國君一家供應商,和新加坡卓越一家銷售客戶,存在采購和銷售渠道單一、對銷售客戶和供應商有一定程度依賴的經營風險。

          針對上述風險,在ST金泰恢復上市期間,上證所曾就此于5月12日提出問題,并讓其在年報中做出解釋。對此,ST金泰在回復函中提到,原因在于“公司涉足該領域業務時間較短”。此外,兩家公司分別與金泰國際簽訂了長期合作的框架協議。

          不過,記者注意到,相比于對深圳國君在生產能力方面的解釋,在接連發布的公告中,對其唯一銷售客戶新加坡卓越,ST金泰卻是惜字如金。

          “唯一”客戶與金泰國際前后腳成立/

          事實上,在ST金泰的珠寶貿易中,除了金泰國際及深圳國君外,作為其唯一銷售商,在新加坡注冊的新加坡卓越,始終披著神秘面紗。

          ST金泰披露的信息顯示,新加坡卓越注冊資本10萬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49萬元),與金泰國際同為2013年成立。

          不過,在新加坡卓越的成立時間上,ST金泰恢復上市的保薦人國泰君安證券與提供法律意見書的山東博翰源律師事務所在今年6月18日各自出具的文件中出現分歧。

          國泰君安證券出具的保薦書中標明,新加坡卓越的成立時間為2013年6月13日,而山東博翰源律師事務所的標注時間則為2013年8月12日。對此,記者致電國泰君安證券保薦代表人之一的孫智偉,他以不方便解釋為由掛斷電話。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山東博翰源律師事務所經辦律師季猛,他稱時間應為去年6月,文書中之所以為8月12日,主要是企業涉及一次更名所致。但對于具體細節,他以出差為由,掛斷了電話。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上述文件于6月21日發布后,直至公司于8月6日恢復上市,ST金泰并未發布相關公告進行更正。

          而這家神秘企業,卻在短時間內與金泰國際連簽大單。

          2013年12月13日,金泰國際與新加坡客戶簽訂黃金首飾買賣合同,約定金泰國際向新加坡客戶銷售黃金鑲嵌軟玉首飾,價值4232.86萬美元。2013年12月20日,雙方再簽買賣合同,價值4531.45萬美元。

          2014年1月24日,金泰國際與新加坡客戶簽署了貨物金額總值為4471.68萬美元的《黃金首飾買賣合同》,后于3月11日簽訂《補充協議》,最終確定貨物金額總值為5206.82萬美元。

          2014年4月17日,金泰國際與新加坡客戶簽署了貨物金額總值為9320.97萬美元的《黃金首飾買賣合同》,該合同正在履行中。

          2014年8月26日,金泰國際與新加坡卓越簽署《黃金首飾買賣合同》,金泰國際擬向買方新加坡卓越銷售貨物金額總值為1.26億美元黃金首飾。

          以上述合同數據合計,金泰國際與新加坡卓越在9個月時間內簽署的合同,金額總值達到3.5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

          據ST金泰2014年半年報披露,金泰國際黃金珠寶貿易業務發展穩定,2014年1~6月金泰國際已實現珠寶銷售10795.35萬美元。

          此外,繼2013年營收大幅增長及扭虧后,ST金泰6月份曾預計,2014年度實現銷售收入約為25億元,營業利潤達到約8000萬元。。

          ST金泰曾引用中介機構核查披露,新加坡卓越是一家設在新加坡的從事國際黃金珠寶銷售的公司,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馬來西亞人TanSriDatoLimTong@LimTongYaim,與金泰集團不存在關聯關系。

          一位ST金泰濟南總部員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直是北京方面在進行操作,別說關于這家公司,就連金飾珠寶生意,我們也不清楚。”

          8月20日,當記者在ST金泰濟南總部探訪時,關于涉足黃金珠寶業務并盈利的信息,絕大多數員工的反應頗為冷淡。

          此前,因未履行濟南當地法院今年4月17日確定返還職工墊付的社會保險費等義務,ST金泰已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

          新聞背景

          黃俊欽的保殼路徑:ST金泰主業羸弱12年8度虧損

          每經記者 彭斐 發自山東

          自2003年被“ST”以來,這頂帽子,在ST金泰頭頂已有12個年頭,期間8度虧損,甚至曾3度戴星。去年5月14日,在首度遭遇3連虧后,上證所暫停了ST金泰的上市資格。

          此后,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新恒基集團創始人黃俊欽不惜多方騰挪,嘗試圍繞醫藥業務尋求突破,但均未成功。

          直至2013年底,公司主業轉向黃金珠寶交易,并在珠寶貿易中的快進快出,實現凈利潤580.09萬元,滿足恢復上市的條件,并成功避免退市。

          不過,因和過往的業務相去甚遠,這個被認為是“救駕保殼”的金飾生意,一經推出就飽受質疑。此外,因購銷客戶單一,還被上證所要求作出解釋。

          而在8月6日恢復上市前夜,ST金泰拋出一份16億元的定增方案。由此,黃俊欽子女開始走上前臺,黃氏家族并將由此掌握ST金泰61.94%股權。

          一位熟悉ST金泰的財務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經營上來看,ST金泰就那樣了,黃俊欽之所以依然執著,可能還是看中了上市公司的殼。

          ST金泰“重見光明”

          “作為大股東,其實黃俊欽也挺不容易的。”8月24日,在談到ST金泰時,劉遠(化名)不禁為黃俊欽叫屈。

          作為山東一家媒體的從業人員,劉遠自2010年入行以來,長期關注ST金泰的發展。在他看來,黃俊欽之所以不容易,在于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自掏腰包為ST金泰輸血。

          最近的一次,是在8月6日。在引入黃金珠寶業務后,2013年ST金泰實現盈利得以保殼,在暫停上市1年多之后,在8月6日“重見光明”。

          在復牌當日早盤,ST金泰集合競價大漲61.76%,截至終盤,ST金泰報收16.53元,全天大漲94.47%。

          此前,國泰君安證券在《恢復上市保薦書》中認為,ST金泰通過債務重組和豁免、轉型黃金珠寶貿易業務等工作,改善了盈利能力和經營狀況。

          而這個曾在2007年創造了42個連續漲停的“妖股”,在A股恢復上市的當天,還拋出了一份重磅定增預案。

          ST金泰當日公告稱,公司擬以7元/股的價格發行2.29億股,募資不超過1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以及償還公司債務。

          ST金泰在公告解釋稱,2013年8月,ST金泰在香港成立全資子公司金泰國際,開展黃金珠寶貿易業務。但受制于公司自有資金短缺,無法承接大額訂單,對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形成了較大制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自2002年成為ST金泰實際控制人以來,公司僅有的4次盈利,其中2007年、2009年兩次,黃俊欽通過北京新恒基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及北京新恒基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為ST金泰提供資金支持。

          事實上,與前幾次ST金泰所經歷的重組一樣,這次認購資金的大部分,還是源自黃俊欽自己的腰包。

          根據公告,公司此次擬定增2.29億股,將由五位對象認購,分別為北京古茂投資管理中心認購1.06億股,黃宇、黃舒敏分別認購5000萬股,高壹名認購1800萬股,陶雷認購500萬股。

          ST金泰在公告中披露,黃宇和黃舒敏為黃俊欽子女,北京古茂投資管理中心的合伙人為黃宇和黃舒敏。

          此外,自2002年以來,黃俊欽通過北京新恒基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新恒基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控制ST金泰26.99%股權。

          在增發完成后,黃俊欽、黃宇和黃舒敏將合計持有公司股份達到61.94%,按照8月25日14.42元/股停盤價計,黃俊欽家人認購股票的賬面資產或達到29.7億元,遠高出14.42億元認購價。

          對于上述定增,有私募人士認為,如果公司股票開盤后,股價炒高后再進行再融資,黃俊欽家族就沒法低價取得控股權了。

          黃俊欽放手一搏?

          在一位熟悉ST金泰的財務人士看來,黃俊欽2002年入主ST金泰,其初衷就是為了尋求一個融資的平臺。

          不過,主業羸弱的ST金泰,就像扶不起的阿斗,讓黃俊欽夢想落空。而ST金泰近年來也可謂命運多舛。

          2009年5月20日,北京市公安局以涉嫌內幕交易罪、貸款詐騙罪、合同詐騙罪將ST金泰實際控制人黃俊欽逮捕。隨后,北京市檢察院以涉嫌合同詐騙罪、內幕交易罪、偷越邊境罪及單位行賄罪4項罪名,對黃俊欽提起公訴。

          2012年2月,法院對黃俊欽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其犯內幕交易罪、偷越邊境罪、單位行賄罪,3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因關押期抵刑期,黃俊欽2012年5月25日刑滿獲釋。

          而記者了解到,在黃俊欽被指控的4項罪名中,內幕交易罪與ST金泰的重組直接相關。

          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9月,黃俊欽接受上市公司建議,同意注入優質地產項目資產,此后黃俊欽分別于2007年2月9日至3月5日指令公司人員購入ST金泰股票。不過,直到至2007年7月,ST金泰才披露相關事宜,稱將以定增方式置入資產。受此利好,公司股價一飛沖天。

          2007年7月9日起,ST金泰因重組事宜連續出現42個漲停板,股價從3.96元漲至26.58元,成為A股市場一大奇觀。在此期間,黃俊欽將購入的股票全部高位賣出。事后證實,黃俊欽非法獲利逾1720萬元。

          對于黃俊欽與ST金泰,在劉遠看來,“他也挺不容易的,公司連年虧損,大股東不得不想盡辦法輸血保殼”。

          2013年,黃俊欽不惜動用自有資產寶潤麗杰通過定向認購的方式,為ST金泰提供15億元資金援助,但這個保殼計劃卻在最后關頭中止。

          上述財務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如此看來,復牌首日的定向增發,可能是黃俊欽力挽狂瀾的放手一搏。

          如今,隨著16億元巨資注入上市公司,ST金泰擁有的業務,涉及黃金珠寶、大數據、醫藥三大板塊,黃俊欽也將ST金泰的命運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

          不過,在一位不具名券商人士看來,對ST金泰而言,即便這一切都很順利,其超過八成的資產負債率,以及自身造血能力,仍亟待優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一线久久 | 亚洲人成欧美人中文 |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国产欧美另类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