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9-03 20:09:35
每經記者 鄧莉蘋發自深圳
在P2P行業快速發展的形勢下,上市公司也不甘落后。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26家上市公司已經或者宣布進入P2P行業。
上市公司為什么要進入P2P行業?怎樣利用企業自身的優勢讓自己的企業取得更好的發展?
9月4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發起創立的中國上市公司董秘對話活動活動將在深圳舉行,此次活動將邀請深圳本土知名的P2P平臺負責人與深圳地區部分上市公司董秘就P2P行業的發展前景與上市公司實際經營工作進行閉門交流。
上市公司搶灘P2P
在銀行、電商、券商之后,上市公司也開始爭先進入P2P這一領域。
今年以來,由浙報傳媒控股集團和大連控股(600747.SH)、凱恩股份(002012.SZ)、中捷股份(002021.SZ)多家A股上市公司及多家企業聯合發起的前海理想金融目前已經上線。
此外,還有很多的上市公司已經宣布了進軍或涉足P2P領域,比如順網科技(300113.SZ)、用友軟件(600588.SH)等。今年6月,10家上市公司宣布成立公司進入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消息又引起了高度的關注,天源迪科(300047.SZ)、沃爾核材(002130.SZ)、海能達(002583.SZ)、興森科技(002436.SZ)、科陸電子(002121.SZ)等上市公司同時發布公告稱,將與深圳市高新投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幾家公司一起設立深圳市鵬鼎創盈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有業內人士認為,P2P目前行業門檻低,市場潛力大,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大型集團和上市公司參與進來。
利弊共存
相比民間P2P公司,上市公司資金實力、產業資源、品牌公信力、團隊管理、操作規范、信息透明等諸多方面,都是一大優勢,有助于P2P行業的發展。
而上市公司也可以借助P2P行業拓展自己的業務范圍,此前有業內人士曾經表示過,對于有業務拓展需求的上市公司來說,目前互聯網金融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門檻比較低,技術要求不高,注冊審批比較簡便。
泰格金融總監陳雄表示,P2P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和細分行業結合,根據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需要,發揮互聯網金融靈活、便利的優勢,創新商業模式和產品設計。這中間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將來也會面臨著比較大的競爭壓力。
也有觀點認為,上市公司通過P2P介入互聯網金融,是以跨界的形式完成整體戰略布局的第一步,以后應該會有更多的動作。
但是上市公司組團進入P2P領域后,雖有優勢,同時面臨著管理風險和政策風險。有人擔心上市公司進入P2P屬于短期追逐市場熱點的行為,上市公司大規模的介入令行業混亂的P2P平臺又增添不穩定因素;同時,上市公司在缺乏行業經驗的情況下,有可能遇到隔行如隔山的尷尬情況。
面對市場的爭議,P2P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有著怎樣的價值?一片新的業務藍海?打造供應鏈金融,服務于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經營P2P網貸平臺的難點在哪里?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此次在深圳舉辦的中國上市公司董秘對話活動,將主要聚焦上市公司進軍P2P領域的各相關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交流。
背景介紹:
中國上市公司董秘對話活動是《每日經濟新聞》發起創立,以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為核心,邀請上市公司高層、政界要員、學界領袖共同組成的中國上市公司高端人群交流分享的優質平臺。
通過組織理事互訪、大型論壇、主題沙龍、休閑活動及公益慈善等方式,逐步推動各界精英互通有無。并利用《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旗下的各類高端活動,促進商業正氣的形成與經濟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