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4-09-05 08:41:34
專家認為,歐元區經濟低迷和中國經濟企穩、滬港通啟動是海外基金“萌動”的重要因素。
專家認為,歐元區經濟低迷和中國經濟企穩、滬港通啟動是海外基金“萌動”的重要因素
■本報見習記者 喬誌東
中金公司日前一份研報顯示,海外投資者近期對中國的關注度明顯提升,其中全球型基金近兩個月對中國的倉位配置比例明顯提升,增倉幅度之快僅在2008年末“4萬億”的刺激計劃出臺時才有過類似情形。
“海外基金加速流入中國市場有兩方面的背景,一個是歐元區經濟低迷及前景堪憂導致歐元持續走低,加速了資金的流出;另一個是在定向寬松和美國經濟復蘇強勁的影響下,中國經濟開始局部企穩,基本面向好,另外滬港通的啟動預期攪動了國際資本池,導致了部分國際資本的加速流入。”招商證券一位策略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該分析師還指出,目前中國A股大盤藍籌股估值較低,而藍籌股易受國際資本的青睞,這也是通過滬港通吸引國際資本入市的一個重要因素。
資金流向研究和監測機構新興市場基金研究公司(EPFR)最新公布的周度報告顯示,截至8月27日當周,亞洲新興市場股票基金表現上佳,中國內地股票基金實現自今年一季度以來最長的連續凈吸金周期,在過去的8周內第七次實現凈吸金。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促成跨境資金流向境內市場的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以及各項改革措施出臺提振投資者信心;二是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擔憂加劇,對中國降息的預期增強。
安石全球分銷主管克里斯托弗?霍夫曼表示,公司對于投資中國內地市場已經等得太久了,中國應當在資產配置中占據比以往更大的比重。
原文鏈接: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zldx/20140905/014820217493.s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