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2 01:01:31
每經編輯 左越 每經記者 李智
左越 每經記者 李智
作為推進監管信息公開的重要舉措,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證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對上市公司監管信息進行公開。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滬、深交易所官網披露信息進行的統計,今年已有超過180條監管信息先后披露,170家上市公司以及相關責任方被卷入。
其中,信息披露成違規重災區,個別公司違規行為令人瞠目結舌,山河智能、多倫股份、航天通信、光電股份等被出具監管函或監管關注決定的公司,不僅為相關各方帶來負面影響,更給投資者造成損失。在各類問題背后,暴露出相關上市公司在內部治理方面的缺陷。正在火熱進行中的“2014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評選活動,目的就在于集合機構投資者與廣大普通投資者的力量,尋找在公司內部治理方面表現優秀的企業。
交易所新增欄目公布監管信息/
2014年4、5月間,滬、深交易所都對各自官網進行了調整并新增欄目,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所網站上查詢到,交易所對上市公司及相關責任方出具的最新監管信息。
“根據目前的相關規則,沒有做出一定要披露的強制性規定”,深交所一位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事實上,對于監管函這類監管信息,在交易所沒有專門披露之前,由于上市公司可自愿決定是否進行公告披露,這就意味著上市公司可以“選擇性”地公告或不公告相關監管信息。這就有可能造成投資者無法及時了解和掌握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具體監管信息,無形之中對投資者形成了信息“盲區”。
上述深交所人士進一步對記者表示,“監管函這個項目之前是沒有的。通報批評和公開譴責是可以查到的,監管函是近期我們(深交所)網站做更新才新增的項目,是由交易所披露的,但是上市公司如果接到監管函要發的話是(發)在公告里的。我們之前沒有做一個詳細統計,像這樣每一個都公布出來,是網站更新了以后才添加了這個項目。”在交易所新增欄目披露監管信息后,無論上市公司自己是否披露,公眾投資者都可在交易所網站上查詢到詳細監管信息。相較之前,投資者能夠得到的信息更詳細、更全面了。
杰賽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監管函等書面警示并不是行政處罰,交易所是根據交易規則的規定,行使監督管理權,而不是作為行政機關行使行政管理權和處罰權。
《深圳證券交易所自律監管措施和紀律處分措施實施細則》(試行)中提到,書面警示包括關注函、監管函等函件。由深交所或實施機構以標題為“監管函”的書面形式向當事人發出的函件,要求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限內回復。
與關注函相比,監管函強制力更大。深交所規定,監管函應當抄報中國證監會或其有關部門,抄送中國證監會有關派出機構;而對于關注函的要求是“可以”抄送。王智斌律師對記者解釋道,“關注函一般用于針對市場有傳聞情況下的主動關注;監管函則是出現問題后的監督管理。”
同時,監管函等監管信息也直接關系著交易所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考核。2013年修訂后發布的 《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辦法》中規定,公司因違規行為被出具監管函或約見談話,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被累計兩次以上出具監管函,則上市公司在考核期內其信息披露工作考核結果不得評為A;上市公司被三次以上出具監管函,則被評為C。
2014年5月,在上證所深入推進信披監管轉型的媒體通氣會上,負責人表示,上證所將努力實現把信息披露監管方式從原有的事前把關,轉移到事中、事后監管上來。也正是由于交易所在推動信息披露公開化,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上的努力,使一些過去不易被公眾及時了解的監管信息隨之曝光。
信息披露透明化的提升,不僅需要交易所的推動、上市公司的努力,也需要廣大投資者參與其中。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愿與廣大投資者一同見證中國資本市場的進步,“2014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正在火熱進行中,目前八個榜單400家候選公司名單已經出爐,投資者可通過 《每日經濟新聞》官方網站(www.jxzk19.com)進行投票。本次評選最終根據機構投資者和公眾投資者的投票決出,今年的口碑大獎最終花落誰家,敬請關注!
個別公司多次被交易所點名/
從監管措施發布至今的不到半年時間里,滬、深交易所共發布了187份監管信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截至昨日 (9月11日),深交所4月11日至今在其網站上公布了137封監管函;上證所則從5月13日起公布了50個對上市公司或相關責任人予以監管關注的決定,共涉及170家上市公司(部分監管函涉及上市公司股東、高管人員)。這還僅僅是交易所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措施的其中一部分,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交易所還對一些上市公司及相關責任人作出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等紀律處分。在這其中,有一些上市公司 “屢教不改”,多次榜上有名。熊貓煙花(600599,收盤價23.98元)在2011年受到上證所公開譴責后,2014年8月15日又收到了上證所監管關注決定。
2011年11月,上證所對熊貓煙花控股股東銀河灣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灣)和實際控制人趙偉平予以公開譴責,事由為銀河灣未披露一致行動關系以及趙偉平當選上市公司董事后,將所持股票在買入后6個月內賣出。
今年8月15日,上證所發出對熊貓煙花及其董秘黃葉璞予以監管關注的決定。上證所指出,熊貓煙花于2011年與鐘自奇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書》,將瀏陽市東信煙花集團有限公司51%的股權以6266萬元的價格轉讓給鐘自奇,協議約定鐘自奇應在2013年3月31日前向公司支付全部本息,鐘自奇未按期支付全部價款。2013年12月1日,公司與鐘自奇簽訂《補充協議》,約定剩余股權轉讓款1500萬元及相應利息的支付時間延長至2014年4月27日等事項。但公司并未以臨時公告形式及時披露上述逾期付款情況、《補充協議》的簽訂及其內容,而是在2013年年度報告中進行披露。截至2014年7月18日,公司已收回上述1500萬元股權轉讓款及相應利息。
上證所認為,上市公司及董秘的行為都違反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
除熊貓煙花外,亞星化學(600319,收盤價5.76元)、多倫股份(600696,收盤價9.10元)等多家公司都屢次被交易所實施自律監管和紀律處分措施。多倫股份更是手握兩份監管關注決定和兩份公開譴責決定。
與這些“反面教材”對應的,則是在市場上擁有良好口碑、在內部治理上不斷進步提升的上市公司。
目前,萬科、三安光電、海南航空等50家上市公司已入選“2014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最佳內部治理上市公司候選名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