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9-17 08:06:40
連續高位震蕩數日后,滬深兩市昨日迎來深度調整,成交量顯著放大,創下自2010年11月12日以來的新高。前期的領漲品種成為殺跌“重災區”,而趴在地上的低價股卻成為資金追逐重點,上演了逆襲的戲碼。
分析人士指出,9月以來這一輪逼空式上漲主要源于資金面的推動,并無明顯的利好出現,投資者情緒高漲是助推市場持續上攻的主要力量。從貨幣供給角度看,未來一段時間內資金面壓力重重,資金面收緊可能意味著短期流入股市的增量資金減少,股指震蕩調整的需求凸顯,2300點拉鋸戰或在所難免。
三大因素擾動資金面存隱憂
由于資金是9月以來這波逼空行情的重要推手,流動性自然而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央行周二上午開展了14天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持穩于3.70%,交易量為150億元,比上周四增加50億元。交易員稱,盡管正回購操作略微加量,與本周到期資金量環比增多的變化相符,且操作量總體有限,單日依舊實現了資金凈投放,但結合短期略顯緊張的流動性狀況來看,市場從中看不出有明顯的政策放松信號。
不過,資金利率上已經率先有所體現。周二隔夜資金供給緊平衡,7天及更長期限的資金則較為緊張,特別是21天等跨季末、跨國慶長假的品種較緊張,顯示當前市場機構對季末流動性狀況不無擔憂。
分析人士指出,季末因素、新股申購和外匯占款負增長短期對資金面造成擾動。首先,近年來,銀行為應對考核,在月末、季末突擊攬儲,造成流動性季節性波動已成常態。9月是季末月份,考核的影響往往會更大一些。銀監會日前發布了《關于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設置存款偏離度指標,就是希望通過約束銀行月末和季末沖存款的行為,降低利率水平波動。但有市場機構認為,此類治標不治本的舉措能否起到明顯效果有待商榷,畢竟銀行沖存款的內生動力仍在,而銀行沖存款的手段多種多樣、防不勝防,很多手段難以觀察和有效監管。中金公司認為,本月末可能仍是銀行沖存款的關鍵時點。
其次,新一批新股發行的消息加劇了市場擔憂。在證監會周一下發新一批IPO批文后,獲批的11家公司中的10家周二即公告啟動發行,網上網下申購時間集中在下周三、周四,適逢節前應對考核和節日備付的關鍵時期,恐將進一步放大季末、長假因素對流動性的沖擊。
最后,可以預見來自外匯占款、公開市場到期資金等途徑的資金投放將非常有限。央行新近公布的消息顯示,8月份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再度負增長311億元,央行口徑外匯占款雖略有增長,但也只有寥寥數十億元。9月份,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較少。最新數據顯示,本周及下周到期資金量分別為330億元和250億元。盡管預計財政部將繼續開展國庫現金定存,但由于下周有500億元前期國庫定存到期,實際投放額度仍有限。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從貨幣供給角度看,未來一段時間內資金面壓力重重,資金面收緊可能意味著流入股市的短期增量資金將收緊,考慮到資金此前一度是前期逼空行情的重要推手,流動性收緊后,市場的反彈高度亦將受到制約;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利率水平的下降大部分是貨幣政策放松的作用。近期,有跡象表明央行全面放松貨幣的態度并不明確。盡管未來貨幣政策大概率會因經濟增長走弱而進一步放松,但其過程或相當緩慢,很難帶動無風險利率快速下降,資金批量流入A股的持續性仍有待考察。
離場意愿升溫緊盯期指兩融
昨日大盤放量下挫,顯示場內資金離場的意愿明顯升溫。而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市場中資金的動向更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紤]到此類資金經過杠桿放大,如果市場繼續大幅下挫,不排除此類資金跟風出逃,可能會加大市場調整幅度。
據數據顯示,9月15日融資融券余額達到5699.34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大增91.42億元,刷新了單日增幅紀錄。融資方面,當日融資余額報5655.78億元,其中,融資買入額為506.43億元,融資償還額為414.49億元,當日的融資凈買入額達91.94億元,刷新歷史新高水平;融券方面,當日的融券余額報收43.5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小幅下降0.52億元。由此來看,本周一融資熱情依然高漲。
不過,融資是一把雙刃劍,漲時助漲,跌時助跌,面對滬深兩市本周二的大幅調整,融資客獲利了結傾向大增。從這一層面來看,5655.78億元的融資盤更像是燙手的山芋,這部分資金一旦跟風出逃可能會加重市場調整的力度。
另一方面,本周是股指期貨 IF1409合約的交割日,“交割日魔咒”可能會再度來襲。所謂“交割日魔咒”,一般稱“到期日效應”,指的是在股指期貨最后交易日(即交割日)當天,因到期原因引發的期貨和現貨成交量和價格波動率發生扭曲的現象??紤]到在此前市場二次上攻之際,不少投資者開立多頭倉位,而在本周五的股指期貨交割日中,多頭資金可能會平倉,這無疑將加大市場波動幅度。
其實,昨日多方資金已經開始撤兵,多方前二十席位昨日共減倉12562手,其中減持最多的是多方第二巨頭中信期貨,為3367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