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5 00:59:2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中國首批上市的國有外貿企業——浙江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東方),很難確定今年出口是否能保持增長。
前7月的數據顯示浙江東方一部分企業的出口額同比下降了5%~6%?!斑@兩個月略有好轉,年初下降了10%?!闭憬瓥|方一位高管表示,從前7個月的數據來看,他們對今年增長的預計是“不增不減,與去年持平?!?/p>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外需不振的現實下,制造業企業除了想方設法節省成本挖潛力外,還迫切需要一些法規松綁。
出口動力減退
成立于1988年的浙江東方是浙江國貿集團1997年在上證所上市的子公司。談到現在的增長動力不足,浙江東方的高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主要是外需恢復的問題。“前景如何,很難判斷?!?/p>
浙江東方旗下的紡織服裝幾乎100%出口到美日歐和澳大利亞。
這兩年,不斷攀升的國內成本成為東部沿海外貿企業的發展瓶頸,而人工成本是最主要的構成部分。
上述浙江東方高管表示,人工成本上升太快,每年以10%~15%的速度上漲。江浙一帶一線工人的月薪,4000元是起步價,如果有加班,起步價則需要再加1000元。而東南亞、土耳其、墨西哥、北非相對便宜的勞動力,使得其產品價格頗具優勢,對中國產品形成了價格壓力。
正在減少的人口紅利是外貿企業必須面對的事實,不過大概還可以維持10年,上述浙江東方高管認為,在這10年間,中國制造業還可以繼續享受人口紅利帶來的饋贈。但他們也認為,10年后,中國的勞動人口在逐漸減少,傳統商品的生產相應也會減少?!爸袊^續發展,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勢必要淘汰一部分產品和行業,這個可以理解,也是進步的標志?!?/p>
浙江東方幾位高管均認為,目前中國的制造業轉型階段跟現有的生產能力相匹配。但在這個不太好過的轉型過渡期,小企業會想盡辦法在稅收和用工上避免成本的上升,而國有外貿企業則全部按國家規定來,運營成本高。
而自今年初匯率開始雙向波動、人民幣又進入貶值通道,這也讓浙江東方的對沖等避險操作難以判斷。“利率波動沒法判斷,接下來也很難判斷?!彼麄兿颉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弑硎?。
浙江國貿集團旗下另一家從事服裝服飾進出口貿易的子公司也稱,今年前7月,賬面上的外貿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沒有增長。在這種情況下,這家子公司增加了大宗商品棉紗的進口以降低成本。
該子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在中國的紡織行業,最困難的就是紡紗行業。粗粗估計一下,有50%倒閉。這主要來自國際市場低價格棉紗的競爭。國內的棉紗價格高于國際2000元~3000元/噸,等于原材料成本直接高出10%。
企業呼吁再松綁
為了穩外貿增長,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 《關于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19號文)。外貿企業人士對19號文的評價是“很全面”。
19號文中提到了關于服務貿易的支持措施。5月份文件下來后,浙江某家大型外貿企業就前往海關和稅務溝通,但卻沒有得到積極的反饋。這家企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了渴望政策操作層面作出一些改善的愿望。
作為主管進出口的橫向部門,部門之間有自己的規范和制度。上述企業負責人也明白,像19號文等其他促進外貿增長的文件里寫明的加快退稅,在現有環境下操作不易,因為每個部門的操作流程其實是早就規定好的。
對這家企業來說,造成出口退稅慢的原因是稅務部門糾結于原產地不同。
“江蘇和浙江有什么區別呢?還要追溯到報關地點重新更改產品貨源地。這樣一來周期就很長。不給退稅,我們就白做了。”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的利潤點低,退稅的返點足以涵蓋利潤空間。還有些此前合作的加工廠倒閉了,稅務部門去調查后,說無法核查,出口退稅就退不了。
“這種情況時有發生。東莞那邊每次都會詢證,每次詢證都一兩個月?!痹撠撠熑藢Ξa地退稅很不理解。
他舉了一個例子。上半年,該企業申報給省稅務局申請出口退稅后,省稅務局給下一級的市稅務局出示函調。
該企業上半年在浙江諸暨一個加工廠采購產品出口,這個加工廠偏偏此時歇業了。而企業的交稅證明又必須加蓋企業印章。該外貿企業犯愁,上哪找這個已經歇業的企業印章呢?如果沒有印章,退稅就沒有。幸運的是,這家外貿企業在諸暨當地稅務部門的幫助下,找到了該加工廠管印章的會計。
此外,海關對外貿企業的查驗率也比較高?!八蜕先ゲ轵炛笤偻P兩三個月。生產企業就快,一個月之內就可以。外貿企業各方面都不如生產企業的待遇?!?/p>
涉及到海關對出口企業的調降等級方面,外貿企業也希望能執法規范,并且不能跟生產企業一個標準。如果出口產品涉及到的稅則號比較多,其中有一票、兩票(單據)產品出問題,只是采購商的外貿企業則會被降級,成本就會大幅上升,因為查驗率和退稅檢查的嚴格程度都會大幅上升,甚至是正常的產品也通不過。
而在海關出口退稅的歸類上,對于既可以歸在a類、又可以歸在b類的產品,海關一般會選擇按出口退稅率較低的類別給予退稅。
上述外貿企業負責人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同樣是建材產品,如果歸類到小五金類的話,退稅差別有三四個百分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