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10-08 09:26:36
今年前三季度,新基金發行整體較為密集,但基金公司對首發規模要求的降低以及投資者對新基金熱情的降低,使得基金平均發行規模創出新低。
今年前三季度,新基金發行整體較為密集,但基金公司對首發規模要求的降低以及投資者對新基金熱情的降低,使得基金平均發行規模創出新低。新基金“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的規律今年再度得到應驗。一些把握機會能力較強的新基金成立后取得了大幅盈利,多達50只主動型新基金成立以來收益超過10%,收益率最高的主動基金凈值漲幅達36.5%。而軍工股的大幅上漲加上杠桿效應造就了最牛新基金,富國軍工B成立不足6個月凈值大漲93.9%。
前三季度成立新基金
首發規模大幅走低
基金公開信息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基金公司共發行成立新基金252只,較去年同期276只的成立數量減少并不顯著,但首發規模卻大幅走低。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新基金成立規模僅為2390億元,而去年同期則達到4482億元,今年以來新基金平均首發規模更是低至9.48億元,創出歷史新低。
分析人士認為,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基金公司對首發規模要求的降低,特別是貨幣基金等各類基金追求的到點成立的做法極大拉低了新基金的整體首發規模。相比之前,新基金平均發行時間也顯著縮短,過往一只基金正常發行期限為一個月,而今年以來普通基金僅發行三周的情況變得普遍。這也是市場化發行之下基金市場出現的新變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