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0-20 10:27:08
按照廈門市的規定,保障性商品房的申請者需要滿足一些附加條件。如夫妻雙方名下都不能有住房,此外保障性商品房在滿5年后轉讓,則需向政府繳交60%的增值收益等。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婷 發自廈門
每經記者 李婷 發自廈門
曾作為國內樣本的廈門保障性住房體系近一兩年來,面臨著房源不足和分配難題。今年2月12日,廈門市住房保障辦宣布暫停受理相關申請,盡管暫停的官方公布原因是相關系統升級,但數據卻顯示,建設進度明顯跟不上需求。
10月17日,在暫停申請之前的第七批保障性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的輪侯者,終于等到了正式選房通知。然而,讓這些輪侯者難以接受的是,僅僅是比上一批分配晚了幾個月就需要每平米多支付2000~3000元。
根據廈門建設局10月17日公布的正式文件顯示,9月9日由廈門市政府批復的5個(第七批)保障性商品房(含經濟適用房)項目銷售價格相比之前批次的房源價格有明顯提升。
廈門第六批保障性商品房在2014年5月推出,房源都在島外,均價維持了5200元/平方米,較一年半前未提價。而第七批房源中,廈門島外保障性商品房售價為7500元/平方米~8000元/平方米,其中洋唐小區的售價最高,達到8500元/平方米。如果按照8500元/平方米的價格來比較,僅僅4個月的時間,保障性商品房的漲幅超過了60%。一下子增加了約十幾萬的購房款,讓不少輪侯者一時難以接受。
“根據相關規定,保障性商品房購房者只持有40%的產權。”第七批輪侯者小張認為,如按100%完全產權換算,洋唐小區每平方米銷售均價則超過20000元/平方米,遠高于周邊的在售普通商品房價格。據小張了解,目前該項目所在的翔安區稍偏地段還有均價不到11000元/平方米的商品房。
小張所分配到的洋唐小區是廈門首個采用出讓方式供地的限價商品房項目。資料顯示,在2011年由建發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底價2.05億元競得,將建設限價商品房約1800套,住宅戶型面積控制在70~90平方米。按當時土地出讓合同的約定,該項目最高售價5700元/平方米,最低售價4700元/平方米,均價控制在5200元/平方米。
按照廈門市的規定,保障性商品房的申請者需要滿足一些附加條件。如夫妻雙方名下都不能有住房,此外保障性商品房在滿5年后轉讓,則需向政府繳交60%的增值收益等。
目前官方發布的信息中并未提及此次漲價的原因,小張告訴記者,官方在回復其保障性住房緣何漲價時表示,系由人工、建材等成本上漲所致。
據悉,廈門市在全國最早提出并啟動保障性住房建設,率先建立了“廣覆蓋、多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而廈門當前是全國唯一連續環比上漲28個月的城市。隨著房價的上漲,保障性商品房的申請者數量也在遞增。
據有關人士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截至2013年,廈門已竣工保障性住房項目達15個,共2.57萬套,其中島內8個項目,共1.35萬套,島外7個項目,共1.22萬套。
在今年初,廈門建設局局長林德志對媒體表示,2013年,廈門受理保障性住房申請5982戶,其中保障性租賃房2068戶,經濟適用住房808戶,保障性商品房3106戶。2014年廈門將組織實施建設5000套保障房,竣工13000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