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4 01:25:2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10月22日,由財新傳媒和瑞士蘇黎世保險集團合作舉辦的“2014年中國企業風險管理論壇”在北京召開。在此次論壇的間隙,蘇黎世保險集團有限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亞太、中東及非洲主席呂迪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10月底蘇黎世財產保險(中國)公司的上海分公司將開業,蘇黎世保險在中國內地的財產保險業務將在保持與中國監管機構合作探討上,會選擇從大城市開始擴張,而在壽險領域仍在尋找新的合作伙伴。這也是蘇黎世保險集團的高管在去年將蘇黎世財產保險北京分公司改建為“蘇黎世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之后首次曬出其在中國內地的發展策略。
財險業務從大城市開始擴張
去年4月,蘇黎世保險北京分公司獲得保監會批準改建為蘇黎世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這也意味著目前內地市場上最后一家外資財產保險分公司改建成了外商獨資的子公司。
今年9月28日,保監會正式對外公布了《關于設立蘇黎世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批復》,同意蘇黎世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設立上海分公司并準予開業。
對于蘇黎世完成 “分”改“子”之后的發展策略,呂迪安表示,短期計劃的是把上海分公司經營好,在保障上海分公司發展的基礎上,再考慮擴張。他坦言,在中國今后一段時間會有300多個城市的人口會超過100萬,蘇黎世保險希望能抓住這樣的機遇,在每個城市都開設分支機構,而這些擴張會從大城市開始,比如對廣州、深圳、重慶、鄭州等城市都很感興趣。他稱:“當然我們也知道在中國內地市場上不可能成為一個新的巨無霸
(比如像中國人保、平安保險那樣的公司),但是希望可以成為一個規模較小、專業化程度較高的保險公司”。他稱,蘇黎世保險希望幫助中國大、小型公司來處理復雜的風險問題。
壽險方面仍尋找新合作伙伴
事實上,蘇黎世保險在1993年就在中國內地設立了代表處,是第一家在中國設立代表機構的歐洲保險公司。在2000年蘇黎世通過戰略性投資入股新華保險,2006年5月蘇黎世保險獲得財險營業執照,成為第一家在北京設立財險公司的外資保險公司,即蘇黎世保險北京分公司。2013年進行“分”改“子”,即改建為蘇黎世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據公開的資料顯示,蘇黎世保險在2000年入股新華保險后,其持股比例最高時達到了20%;在2011年12月新華保險A股+H股上市之后其持股比例達到12.5%,位列第四大股東。最終蘇黎世保險選擇在2013年從新華保險退出。
在談到新華保險時,呂迪安稱:“新華保險的業務表現很好,但是問題很明顯——蘇黎世保險不可能獲得新華保險控制性股權,假如只是進行了投資,而不能實現控股權,那么與蘇黎世的運營理念是不合的”。
他稱:“盡管我們 (蘇黎世保險)退出了新華保險的投資,但是我們和新華保險保持良好的業務合作關系”。他透露,根據這樣的理念,蘇黎世保險以后在中國的壽險公司中不會買比較低的股份,但是他們也看到了在中國的壽險業仍然有很強的空間。同時也看到了其他的一些合資公司的情況,得到的教訓是,想找一個很強的、很容易合作的合作伙伴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他們還會繼續觀察中國的壽險市場以及中國的保險市場,來考慮未來是不是有更加合適的合作伙伴,但是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時間規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