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復興“大武漢”:從城市自覺上升到國家期待

          2014-10-30 00:56:58

          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略顯沉寂的武漢,正期望借助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實現“大武漢”的復興。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于垚峰 發自武漢    

          每經記者 于垚峰 發自武漢

          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略顯沉寂的武漢,正期望借助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實現“大武漢”的復興。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認為,國務院出臺的《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武漢定位于長江中游航運中心,“鐵公水空”綜合樞紐,已經體現出武漢在長江經濟帶中的重要位置。

          復興“大武漢”,已從一個城市的自覺,成長為國家的期待。

          長江中游城市群主核

          在中國百年近代史上,武漢曾經書寫過輝煌。

          打開武漢地圖,長江與漢江交匯,將其分割為兩江三鎮。1873年,隨著清朝招商局“永寧”號開航,武漢長江水運百余年歷史序幕拉開??v橫交錯的水運體系,為武漢贏得了“九省通衢”和“貨到漢口活”的美譽。同時,武漢又是中國鋼鐵工業的發祥地。

          但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公路、航空等現代交通方式開始普及,交通運輸方式和結構發生轉變,特別是長江水上客運的萎縮和貨運的下降十分明顯,全國的區域格局中,武漢的交通優勢快速下降。

          水運的衰落讓武漢在全國的經濟地位急速下滑。改革開放初期,武漢綜合經濟實力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位居全國第四。到了最近20年,武漢的經濟總量在全國城市中排名一度在十名開外。直至2013年才以8000億元的GDP總量排名全國第九。

          在相繼被廣州、深圳、蘇州、成都等后起之秀一一超越后,同處中部的長沙、鄭州亦虎視眈眈,武漢中部老大的位置岌岌可危,這讓武漢的主政者意識到了危機。

          2011年12月,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在武漢市黨代會上提出,“我們奮斗的目標是:將武漢建設成為立足中部、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國家中心城市,實現大武漢新的偉大復興。”

          武漢市政府一位官員最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3年7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武漢考察時,曾三次提及“復興大武漢”,更加堅定了武漢市實施復興戰略的決心。

          按照規劃,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是:未來5至10年,圍繞建設國家創新中心、國家先進制造業中心和國家商貿物流中心 “三大中心”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同時,為千萬市民打造幸福武漢、生態宜居武漢、文明武漢三大軟指標,成為“立足中部、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國家中心城市,邁向國際大都市。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后凱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來全國需要8~10個國家中心城市,武漢具備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基礎和條件,尤其是科技創新能力和交通通達能力等方面具有優勢。“武漢處于兩條國家級重點開發主軸線 (沿長江軸線和京廣軸線)的交匯點;武漢已被明確為‘我國中部地區中心城市’,長江中游城市群的主核。”

          工業倍增為計劃之首

          復興,不該只是一個口號。

          針對“大武漢”復興和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武漢列出五大計劃,作為頂層設計,包括工業倍增、服務業升級、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城建攻堅、國際化水平提升。其中,工業倍增被列在五大計劃之首。

          2012年,武漢市工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武漢市確定工業備增路線圖,每三年增長突破1萬億元,到2016年,全部工業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到2019年,突破3萬億元,在全國城市中進入“第一方陣”,基本建成國家先進制造業中心。

          瞄準這一目標,武漢描繪的工業發展路線圖顯示。2019年形成九大產業: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產業超5000億元級,裝備制造、食品產業超3000億元級,能源環保、石油化工、現代冶金等高端材料、生物、家電等產業超過1000億元級;形成“大光谷”、“大車都”、“大臨空”、“大臨港”四大板塊。

          在秦尊文看來,武漢的工業倍增計劃,對推動武漢的經濟發展、城市建設乃至投資環境的優化,都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2011年底,世界五百強企業在武漢投資的只有一百家左右,到今年已經有兩百多家了,翻了一番。”

          《意見》明確指出,在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要發揮武漢東湖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引領示范作用。

          2009年,國務院批復支持東湖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期待東湖高新區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為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示范。

          在上海自貿區成立一年之后,武漢也對外公布了自貿區申報計劃。今年7月,湖北省副省長甘榮坤表示,要以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為主體,積極向國務院申報內陸首家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國務院沒有批準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大膽地先行先試,以實際工作成果促進自貿區早日獲批。

          中國內陸(湖北武漢)自由貿易試驗區領導小組一位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此次武漢東湖高新區在籌辦自貿區 “先行先試”政策上,主要集中在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行政體制創新、科技體制創新等七大領域。

          記者從武漢東湖高新區獲得的一份 《東湖高新區先行先試先期啟動工作完成時間清單》顯示,先期啟動的42項工作全部要求在今年底前完成。包括了創新投資管理制度、深化行政管理與服務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創新要素集聚等多項工作任務。

          長江經濟帶帶來機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專家學者中,多數人都認為,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將是武漢實現復興的最好機會。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認為,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提升了武漢的高鐵城市地位,確定了武漢為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增加機場的建設,有利于武漢綜合的樞紐的形成。

          葉青還表示,未來,包括武漢在內的沿江城市,都將成為沿海產業的投資熱點,能夠吸引更多的珠三角企業,同時還可承接京津冀產業的轉移。

          魏后凱對武漢未來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也非??春茫f,武漢是長江經濟帶中的一個重要支點,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國家政策的出臺,武漢將迎來最好的發展機遇。

          不過,魏后凱認為,武漢現在也面臨著許多問題,空間結構有缺陷,在“1+8”的都市圈中一家獨大。“這種斷層不利于區域一體化的發展,這也反映出一個問題,就是武漢承擔的功能太多,搞區域合作,一定要形成一體化的產業分工。”

          今年7月,武漢市提出了一輪發展目標:“再用7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全市經濟總量從一萬億到兩萬億的倍增,以優異成績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

          “長江經濟帶被提上國家戰略,帶來的是改革的紅利和政策的傾斜,武漢站在這個國家戰略里,只會提高實現目標的速度。”武漢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員說。

          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2013年,武漢市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就武漢2049開展遠景發展戰略研究。

          2049年的武漢什么樣?在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在阮成發《實現大武漢的全面復興--我心中的“武漢2049”》的發言中,便可找到答案:“屆時的武漢,將成為中國中部中心,成為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中心城市,在更大范圍、更多領域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實現大武漢的全面復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午夜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视频区国产欧美国产日本 | 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网址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