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1 01:29:04
每經實習記者 白亞靜 歐陽凱
激光行業跨域廣,也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產業界限,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秘書長邵火介紹,協會的工作之一便是將一些只用激光技術加工的公司納入激光行業。
跨域如此之廣,國內激光產業與世界差距多大?實際上,盡管整體工藝水品落后,產業化緩慢,但在技術方面與世界并無差距?!笆澜绲谝慌_紅寶石激光器誕生于1960年4月,我們在1961年也做出來了?!痹群髶未笞寮す?、光韻達兩家上市公司高管的王小興稱,產業整體落后是因為在農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型期間,其他要素未能同步。
隨著國內企業逐步在中小功率激光器市場站穩腳跟,長期依賴進口這一局面有望被打破,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我國激光產業的定價權依然無法自主,長期被國外壟斷。
工藝落后致產品依賴進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激光產業上游集中在器件供應商。據王小興介紹,不同激光器有不同的關鍵器件,因此,上游供應商眾多,涉及行業廣泛,包括稀土、電力和銅等。
然而,目前我國激光產業工藝整體落后。王小興稱,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福晶科技”,002222,SZ)生產的晶體,大量出口至德國、美國,國外企業制成晶片后再出售至中國?!安⒎侵袊荒茏援a晶片,而是工藝不過關,進口晶片性能比自產的要好,下游加工商出于穩定性考慮,肯定會選擇進口產品?!?/p>
中游的激光器制造也是同樣境遇,比如制造飛秒激光器,在加工縮膜期間,縮膜便無法自產,只能進口。
芯片大量依靠進口的原因在于工藝不過關。邵火稱,在工業應用方面,有不少核心器件依靠進口,其性能、穩定性以及大規模工業生產水平均與國際差距較大,“這與技術研發水平無關,根源在于我國的工業基礎薄弱。”
王小興表示,在研發上,國內所掌握的激光技術與國外差距并不大,但是受限于整體工業素養,以500W以上的激光器為例,國產的產品在耐用性等方面依然難以匹敵國外產品。
高功率激光器定價權缺失
據了解,目前激光行業的主流產品是光纖激光器,而在全球光纖激光器市場中,以IPG公司為首,加上 SPI、GSI、Nufern、Coherent、JDSU等巨頭幾乎把控了激光器市場的話語權,其中,IPG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2013年,國內大功率激光器研發的領軍人物閆大鵬公開表示,目前我國中低功率光纖激光器的制造技術已十分成熟,但高功率激光合束與泵浦耦合等領域存技術難題,且器件缺乏,造成高功率光纖激光器長期依賴進口。
前瞻產業行業分析師李佩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和發達國家相比,國內激光產業的差距主要包括激光元器件技術方面以及產業化,其中,元器件技術的差距制約了整個激光產業的產業化水平。
王小興稱,在激光設備中,光纖激光設備占到30%~40%,比例也逐步升高。“不過,由于高功率激光器的定價權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光纖激光器占激光設備的成本甚至可能超過60%,比如打標設備等。”
另據業內人士估算,IPG已經占據行業內超過70%的市場份額,直至近年來,以銳科激光為首的激光器公司,逐步生產出穩定的中小功率激光器,才使得這一情況得以緩解?!艾F在500W的激光器已是中國自產的天下了。”邵火表示。
記者了解到,雖然市場上大功率激光器的定價權依然掌握在以IPG為主的國外企業手中,但國內已有不少自產的大功率激光器,比如上海光機所的1000W激光器。
“目前應用普及型的還是500W激光器,如果生產穩定性通過檢驗,獲得市場認可,未來大功率激光器的價格也將大幅度下降?!蓖跣∨d指出,以IPG的中小功率激光器為例,此前在中國市場的售價在30萬元~40萬元,而自從銳科等公司生產的中小功率激光器通過嚴苛的工廠環境檢驗后,導致IPG的售價不斷下跌,目前已經跌破20萬元。
“高功率激光器的定價權掌握在國外這種局面維持不了兩三年了?!鄙刍饘Υ孙@得頗有信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