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1-06 08:49:46
推動慈善信托發展,就意味著今后慈善家不僅可以捐款、捐物,還可以捐贈不動產、股權等。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韓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韓冰 發自北京
全國人大《慈善法》立法討論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11月5日)從參與立法討論的人士處獲悉,此前備受關注的股權捐贈和慈善信托等內容,將很有可能被全國人大立法起草小組采納。
上周三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落實和完善公益性捐贈減免稅政策,引導公眾捐款捐物、開展志愿服務,推進股權捐贈、慈善信托等試點。基金會中心網總裁程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對本次《慈善法》立法工作將產生重要指導意義。
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民政部慈善司前司長王振耀告訴記者,在此次《慈善法》立法起草過程中,很多專家和實踐部門都向全國人大建議將慈善信托寫入法律,“雖然慈善信托寫入《慈善法》仍需全國人大一系列審議程序,但立法起草小組對此非常重視。”王振耀表示,上述建議被采納的可能性比較大。
推動慈善信托發展,就意味著今后慈善家不僅可以捐款、捐物,還可以捐贈不動產、股權等。
“這將為信托公司帶來一筆不小的訂單。”上述消息人士告訴記者。
事實上,在此前銀監會下發的99號文(《關于信托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中,公益信托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轉型創新業務,而在新一輪信托公司監管評級中,公益信托作為創新業務屬于加分項;另外,開展公益信托被認為是信托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因此,不少信托公司希望借力慈善信托做到名利雙收。
據統計,今年6月以來,萬向信托、國元信托、湖南信托、國民信托4家公司均發行了公益信托產品。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認為,這說明現在信托公司開始重視慈善信托這一業務。
“現在還有其他信托公司正在等待上述政策的放開。”程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慈善信托對信托公司的風險把控和道德意識提升也提出了挑戰,“慈善信托更需要注重投資收益,這就對信托公司業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接受采訪的慈善界人士均認為,目前尚無法確定未來慈善信托將會給信托市場帶來多大量的業務,但毋庸置疑的是,“站在慈善從業者的角度看,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因為凡是需要信托這種運營和管理模式的捐贈資產往往都是大額的項目。”
在慈善信托業務操作上,慈善界資深人士認為,應該設立慈善信托的批準程序、慈善信托資金對社會公益的救助方式、監管人的具體監管方式,尤其是慈善信托的稅法配套等問題都需要明確,另外,承擔慈善信托的公司也應該具備一定的資質、規模和經營效益。
程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慈善信托的放開還將為慈善家提供一個新的捐贈路徑,從而帶動我國慈善業的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