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11-06 09:14:05
P2P(網貸)的分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P2P(網貸)的分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當大多數平臺仍恪守以信用貸款和擔保貸款為主的交易標的之時,有部分P2P已經引入融資租賃、票據、典當、保理等權益類資產,為類金融機構提供了資產出表的新渠道。
保理入局
才嘗鮮融資租賃、票據、典當等權益類交易標的,P2P又盯上了保理資產。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財路通將于本月與中匯融金商業保理公司合作,上線保理資產產品。而在此前,已有愛投資、禮德財富、銀湖網等平臺陸續上線保理業務產品,月均交易額皆破億。
就目前呈現的業務模式而言,保理資產項目的運作路徑基本可概括為:供貨方(債權人)將其和采購方(債務人)的合同質押給保理公司,保理公司將此合同中涉及到的應收賬款的收益權分配成若干份額轉讓給投資者,借此募集資金再次轉讓應收賬款;同時,保理公司須履約溢價回購合同,按月付息給平臺投資人。
作為較早與保理商聯姻的P2P,截至今年11月5日,愛投資共上線37個應收賬款轉讓項目,交易總額近3.5億元,年化收益率在9%~11%之間,涉及煤炭、能源、有色金屬、電子等行業,借款方不乏漢能集團、方正集團、蘇寧云商和玖龍紙業等大型企業。
證券時報記者查閱平臺產品說明書時發現,在這一條應收賬款收益權的轉讓鏈中,還款源有四個。第一還款源是原債務人,基于基礎交易合同負有還款責任;第二還款源為保理商,基于應收賬款轉讓及回購協議負有還款責任;第三還款源為原債權人,基于保理合同中可追索條款負有還款責任;第四還款源為保險公司,對保理應收賬款本金全部承保,當原債務人延遲支付或不能支付貨款時,須在一定期限內進行賠付。
在財路通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周萱看來,保理公司在推薦應收賬款融資項目時,就已對貿易關系的真實性進行了確認,這是第一道風控,而平臺還會對原債權人和原債務人進行盡職調查,相當于兩道風控。“雙保險審核,所以保理資產項目的風險是相對較小的”。周萱說。
初涉保理資產,財路通把首站框定在了物流行業。周萱向證券時報記者說:“物流行業通常來說現金流較為吃緊,墊資需求更為頻繁,采購商更愿意付出相對較高的成本進行融資。所以,把物流行業的融資需求包裝成理財產品,理財人的收益可以得到保證。”
顯然,玩轉保理業務資產的P2P正在擴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