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1-17 09:31:49
與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相比,漢堡王入華非常晚,2005年才在中國開出第一家店,目前布局城市達到53個。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江然 任翔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江然 任翔 發自成都
入川經營僅一年零兩個月,全球快餐連鎖三巨頭之一的漢堡王近日接連關閉兩家位于成都春熙路的店面。
昨日(11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看到,已閉門的兩家店鋪大門緊鎖,內部裝潢已被拆除,其中一家已貼出“鋪面招租”的信息。據一家相鄰的餐飲店工作人員稱,該地段店面日租金高達5000元,日常營業額難以支撐。
對于上述高額租金,漢堡王中國戰略發展關系副總裁李柏青并未直接證實,但他坦言,上述兩家鋪面閉店的主要原因確實在于租金。“這也是漢堡王中國的戰術調整,先在商業街開店,提高品牌認知度,再移店,未來購物中心或更適合漢堡王入華策略,商業街并不適合。”
扛不住高額租金
2013年8月3日,漢堡王西南首家店落子成都,一年內又陸續在重慶、綿陽等地開店。但令人意外的是,近日漢堡王位于成都春熙路商圈的兩家鋪面均宣布關閉,其中一家貼出告示,稱將于下月擇址重新開業;另一家則直接掛出了鋪面招租信息,未說明遷址去向。
位于成都城南的另一家漢堡王經營正常,該店面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關閉的兩家均為漢堡王中國的加盟店,加盟商當初與店鋪房東簽所簽合同到期,租金漲價比較厲害,所以有了更址計劃。
上述兩家餐廳屬于四川食泰餐飲管理福分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董明向記者證實了此事,“兩家店租約到期,屬于正常遷址。”
對于“租金之困”,漢堡包中國亦表現得十分坦誠。“成都兩個店關門主要問題是租金,像春熙路這樣著名的商業街租金并不便宜,讓一些店面也確實承受一定壓力,”李柏青表示,“大家扛不住這個租金。”
在他看來,由于漢堡王入華較晚,在全國選址是時會遇上“選擇有限”的困難,在各地入駐類似于春熙路一樣的商圈,也是為了提高品牌認知度。“漢堡王在中國的鋪面數量,并沒有達到家喻戶曉的程度,先在商業街開一兩家,有助于當地消費者了解,隨后再做階段式調整。”李柏青表示,“實際上,商業街并非最適合漢堡王,購物中心可能更合適。”
入華晚錯失良機
與全球西式連鎖快餐品牌相同,漢堡王在中國也采取直營與特許經營授權即加盟模式,但在全球范圍內90%的店均為加盟店。由于進入中國市場較晚,漢堡王品牌知名度并不高,在華的加盟店與直營店比例為3:7。
在去年落戶西南之際,李柏青表示,預計未來5年,漢堡王將在四川發展150至300家門店,全國范圍內將開1000家左右的門店。
實際上,近年來洋快餐紛紛宣布業績下滑或縮減在國內的開店計劃,漢堡王卻逆勢擴張。業內人士認為,能否后來居上仍是未知數。李柏青當時坦言,目前的洋快餐市場的運營環境已和10多年前很不一樣,“以前在洋快餐消費是人們生活中的亮點,而現在已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更加追求便利。”
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會長冉立春彼時也表示,“漢堡王在美國有較高知名度,但在西南市場錯過了進入的最佳時機,選擇此時進入,將面臨更劇烈的市場競爭。”如今消費者對于洋快餐的認識,已沒有以前那么熱衷,而是更強調健康、營養。消費者的要求更高,需在產品、服務上尋找差異化才能在市場立足。
值得注意的是,李柏青昨日在接受采訪時又重申了5年開出千家店的目標。漢堡王2013年報顯示,其在中國的鋪面數量由2012年的不足70家,增長至2013年底的190家。
與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相比,漢堡王入華非常晚,2005年才在中國開出第一家店,目前布局城市達到53個。“因為在中國市場還沒有做起來,所以策略不會改變。”李柏青告訴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