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1 00:57:0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11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而此前,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國務院已多次關注并出臺了相關配套措施。
7月,銀監會印發《關于完善和創新小微企業貸款服務 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著力解決小微企業倒貸(即借助外部高成本搭橋資金續借貸款)問題,允許銀行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進行續貸。
《通知》下發至今,幾個月過去了,銀行的落實情況如何?企業的融資成本是否實質性降低?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江浙地區的銀行進行了實地調查采訪。
利于抑制倒貸現象
《通知》下發之前,中小企業從銀行貸款滿一年后需要將貸款歸還才能從銀行再貸款,因此,一些現金流較少的企業就需要籌集資金還給銀行,倒貸現象較為普遍。
那么,此前倒貸的成本有多高呢?
中信銀行杭州分行小企業金融部總經理俞偉成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很多小微企業來說,先還款給銀行再貸款,多數都是從其他地方借錢,借來的資金成本很高,1000萬元借一周,沒有10萬元錢成本,很難借到資金。
“從去年底到今年,我們都進行了一系列探索,今年銀監會允許企業續貸,實質重于形式,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目前續貸規模占比不足3%,規模在5億~6億元。”俞偉成說。
民生銀行南京分行一位業務人員也告訴記者,之前,企業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先還款再借款,小企業的話語權很小,這些企業資金如果有缺口,到期就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還款,就會從中介機構籌集資金,甚至通過高利貸借錢。如果再趕上銀行貸款資金下來慢沒有續上,資金成本就會上來。此外,小企業還可能出現資金斷裂風險。續貸產品推出后,解決了這些問題。
中信銀行泰州分行小企業部人士告訴記者,小企業從第三方借款會產生很高的成本,民間借貸成本更高一些,都是按日計算,而該分行在正常情況下,如果企業當天將資金還掉,當天就可以再貸款出來。
華夏銀行常州分行小企業部人士告訴記者,《通知》下發后,總行也下發了相應的文件,目前該分行也有類似的產品推出。不過,如企業有能力還款還是讓其先還款,企業續貸的前提條件是:經營正常、有臨時性資金緊缺。
各行對客戶續貸要求不同
此前,監管部門不放開續貸的原因,是因為續貸也存在相應的內在風險。那么,銀行在續貸時又如何把控風險呢?
前述民生銀行南京分行業務人員表示,總行通過行內系統向南京分行推薦了一兩千個客戶,分行還會運用評審、經營機構確認,目前運作了幾百個,規模在1億元左右,其他沒有運作的客戶有一些沒到期,有一些則不適合。
“為什么不是對所有客戶都能推這個業務?此前,在續貸前我們還會再做一次調研,包括企業是否正常運轉,且之前的貸款資金不能用于歸還其他的貸款。現在也會調研,包括數據觀察、數據分析、查閱客戶的還款記錄等。其實,每家銀行推該政策的方式不一樣。有的銀行很謹慎,續貸就不會出現不良。我們要求(客戶的)信用記錄非常高,無逾期。”前述民生銀行南京分行業務人員說。
俞偉成稱,企業資金一般是一點一點回款,而銀行貸款是一個時點到期,有一個期限錯配問題。該分行做續貸對企業的門檻要求是:企業生產經營要專注于主業,不搞多元化投資。
“從浙江的情況來看,小微企業分兩塊,‘小’之中大的企業風險有點高,但‘小’當中‘微’的企業風險很低。整個銀行業都這樣,一般情況是,500萬元以下貸款不良率只有0.5%~0.6%,越小越安全,因為都分擔到每家每戶去了,承擔的是無限責任,而相對大的企業都是有限責任,風險較大一些。”俞偉成說。
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有所降低
在監管部門推出多項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政策后,江浙地區的小微企業貸款的融資成本是否真的下降了?
前述民生銀行南京分行業務人員表示,今年小企業貸款平均成本在8%多一點。抵押貸款利率在7%以下,信用貸款利率在10%以上,擔保貸款是8%左右。企業可以續貸就降低了倒貸的融資成本,所以能從銀行貸到資金的優質企業其融資成本是下降的;另一方面,銀行利率沒有降下來,但類似評估等都由銀行收回自己負責,總體上也降低了小企業的融資成本。
俞偉成也表示,中信銀行杭州分行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一般為7%多一點,雖然貸款利率沒有明顯下降,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是下降的。
前述華夏銀行常州分行小企業部人士稱,現在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要根據不同的產品來定,正常貸款利率在7.8%,基本都是擔保和抵押貸款。目前,該行還有一個網絡貸產品,隨借隨還,利率更低,4%多一點,用一天付一天利息。“全常州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應該是略有下降。”
前述華夏銀行常州分行小企業部人士表示,常州地區90%的企業是中小企業,當前經濟下行,企業產能不足,民間高利貸對企業的影響還很大,而銀行優質小企業的存量很少,對合作較好的小企業,銀行也會適當考慮降低其(貸款)利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