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1 00:59:1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記者 曾子建
上周,A股市場強勁上揚,滬指周漲幅達7.88%,相比之下,港股表現明顯偏軟,恒指漲幅近2.35%。為何近期港股走勢遠遠不及A股?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就此采訪了匯業證券首席策略師岑智勇先生,以及華富嘉洛證券投資部業務總裁陳倪麟先生,為投資者講解一周港股風云。
A股吸引力強于港股
NBD:上周央行降息后,A股強勁上揚,港股表現相對弱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港股為何走勢較弱,如何評價港股的表現?
岑智勇:上周A股走勢向好,上證指數更升至2600點之上,明顯跑贏恒生指數。上周初,恒指在24000點關前牛皮盤整,直至11月26日下午才出現異動,并上漲1.12%。要解釋異動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由于當天為恒生指數期貨的結算前夕,投資者都要趕在結算前轉倉,為下一個月作部署。一般來說,在期指結算前夕及期指結算當日,港股走勢都會比較波動,投資者應注意風險。
陳倪麟:A股方面,由于估值低迷已久,資金近期趁央行降息等利好消息,積極流入A股,因此港股走勢上相對落后。按技術走勢而言,恒指近期多次上破24000關口均無功而返。一旦A股回落,相信港股會進一步走軟。相反,如港股能企穩于24000點關口之上,則仍有望于年底前再創新高。
NBD:滬港通依舊冷清,但北上的資金相對活躍,這是否意味著A股吸引力更大?
岑智勇:根據當前市場情況估算,現時A股的市盈率達12.6倍,已較恒指的10.4倍和國企指數的7.7倍更高,這意味著香港股市的估值較低。不過,資金北上的情況仍相對活躍,這可能是因為估值以外的原因,例如AH差價問題。在央行宣布降息后,內銀股及內險股都走強,尤其原先較H股有較大折讓的A股,有較大升幅,這也成為支持A股近期走勢較佳的原因。
不過,A股經過一輪高歌猛進后,銀行及保險股的AH差價,已大為收窄,個別A股如中國人壽及交通銀行等,A股的價格已較H股為高。在金融類股份的AH差價收窄后,不排除投資者會在其他板塊找機會。
陳倪麟:整體來說,A股的吸引力是合乎預期的,由于過往環球資金投資A股的途徑很少,現在滬港通開放,自然會吸引一定數量的投資者建立A股的倉位。相對的,由于港股長期都允許資金自由進出,滬港通的開通對機構投資者的布局影響不大,所以單靠內地散戶投資港股,使用的額度自然較北上的資金少。
港股后市或繼續整固
NBD:對港股后市怎么看,是繼續在底部盤整,還是隨A股突破上漲?
岑智勇:對港股而言,除了參考海外市場及A股走勢外,港股本身的內在因素也很重要。若香港商業零售領域狀況得以改善的話,相信將有助于改善經濟,令商家得以迎接圣誕節黃金檔期,而這將有利于港股的表現。預料恒指在24000點水平整固后,有望挑戰24313.06點。A股方面,在金融類股份的AH差價收窄后,升勢或會放緩。然而,若管理層繼續推出措施支持經濟的話,相信將會繼續刺激A股上漲。
NBD:接下來市場有哪些新的機會值得關注?
岑智勇:可留意騰訊控股(00700,HK)及中國移動(00941,HK)等權重藍籌。原因是若恒指要展開升勢,估計它們將會率先上升。再者,這些股票亦是港股通受惠股,而且只能在港股市場買到。另外,人民銀行擬推出全國存款保險制度,料對中小型銀行股有利。
陳倪麟:近期新焦點是志道國際(01220,HK),賣殼轉型概念是近期港股熱炒主題,志道國際上周五收盤價1.23港元,相較11月中高位1.96港元回落已達37%,有相當幅度的調整。該股市值小,僅21億多港元,有利后市隨時呈現反彈走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