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0 01:08:3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蔣佩芳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蔣佩芳 發自上海
提起水晶,人們自然會想到奧地利的施華洛世奇,而東海所代表的中國水晶雖以天然水晶制品為主,其透光度和折光度亦優于人造水晶,價高的制品甚至與奢侈品相差無幾,但即便擁有如此優質資源至今也難以邁入高端產品之列。
“可以說,東海水晶是根據當地特色所打造的產業集群,仍然停留在原材料的采集、粗加工以及代工的階段,在產業鏈上它們屬于生產制造企業?!鄙莩奁穼<?、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告訴記者,品牌是由多種元素構成,東海水晶所謂的品牌即商標,這與品牌本身相距甚遠,而光靠概念或是一個口號是難以成為品牌的。
盡管東海號稱 “世界水晶之都”,但在周婷看來,“世界水晶加工中心”或是“世界水晶原材料交易中心”也許更合適目前的東海,因為只有在東海這樣的地方,才具備聚集原材料的能力。當然,這些也僅僅是擁有了產品元素,并非品牌元素。
以施華洛世奇為例,該品牌珠寶設計一流,做工優秀、價位合理,因此銷售勢頭非常好。“國內的企業和施華洛世奇并不在一個等級上,施華洛世奇之所以比國內企業硬,是因為它一直在營銷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品牌價值?!敝苕梅Q。
如今,許多傳統企業正在依靠電商“走出去”,以此提升品牌的實力,東海水晶也不例外。盡管如此,電商僅是東海水晶的一個渠道工具。周婷指出,由于在電商上的發力仍然是作為原材料途徑出發的,只能說東海水晶具有商品交易價值。雖然價值是放大了,但不會具備品牌價值。商品交易價值和品牌價值仍是兩回事,產業規模優勢還不足以支撐品牌價值。
按照周婷的說法,品牌價值并非狹義的產品品牌價值,尤其是在中國企業并不具有品牌營銷能力的前提下,東海水晶最好還是無品牌較好。由于產品設計和營銷能力的欠缺,東海水晶如要向高端品牌看齊,最好不要主打某個產品品牌的概念,而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前提,走定制水晶加工這條路,這或許對東海水晶而言不失為一個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