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事業部向利潤型轉型 2015年銀行理財將成改革年

          2014-12-28 20:54:0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從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到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再到事業部制改革,以及目前熱議的理財獨立法人主體地位,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改革的推進路徑十分清晰:一方面銀行理財回歸代客理財本質;另一方面理財資金 “脫虛向實”,對接實體經濟。

          那么,這樣的改革路徑,在2015年又將呈現何種方式?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監管文件的相繼出臺,作為過渡階段,銀行理財事業部在2015年會逐漸向利潤型事業部轉型。凈值型的銀行理財產品比例會逐漸提高。但受限于現有銀行體制等因素,2015年銀行理財是否會發生實質性變化,還有待觀察。

          事業部向利潤型轉型

          近年來,銀行紛紛推動理財業務向資產管理業務轉型,多家銀行成立了獨立的資產管理部。

          2014年7月份,銀監會對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下發了《關于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首次明確事業部的四個特征:在授權范圍內擁有獨立的經營決策權,在經營管理上有較強的自主性;有單獨明晰的風險識別、計量、分類、評估、緩釋和條線管理制度體系;擁有一定的人、財、物資源支配權,可根據業務發展需要自主配置資源;擁有一定的人員聘用權,建立相對獨立的人員考核機制及激勵機制。

          但是,理財事業部的建立仍然有一定難度。目前,全國性商業銀行也只有交通銀行較早進行了事業部制改革。

          交通銀行資產管理部總裁馬續田此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交通銀行之前的理財部門是資產管理部,2013年四季度開始進行事業部制改革,2014年一季度末完成了事業部建設,現在已經實行事業部制,實現了人、財、物相對獨立,包括人員干部的聘用都由部門決定,后改名為交通銀行資產管理業務中心。

          農業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彭向東表示,對于理財事業部制改革,各家銀行情況不盡相同,需要時間,監管部門現在大力推進,預計在2015年會對落實情況進行檢查?!澳壳稗r行的資產管理部僅是一個營銷產品部門,2015年會將其作為一個業務單元、利潤中心改革,向更嚴格意義的事業部改革邁進?!?/p>

          普益財富研究報告認為,隨著銀行理財事業部的制度與體系的完善,準事業部向事業部邁進的步伐逐漸加快,當前的組織型事業部將向利潤型事業部轉型,相信2015年轉型速度較快的大中型銀行會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理財事業部,有望成為銀行的利潤中心。

          對于銀行理財事業部改革推進速度緩慢,彭向東認為這與商業銀行管理體制有關。目前銀行的管理體制是,總行以管理為主,分行以經營為主,而事業部制要求一個條線,總行與分行之間權利劃分上會有矛盾,而且事業部并非有利無弊,因此銀行理財事業部制改革在2015年的推進速度有待進一步觀察。

          普益財富研究報告認為,受限于籌備時間較短、經驗缺乏等因素,銀行要做到理財業務的完全獨立自主經營還不太可能。從理財產品的具體運作來看,資產端與資金端的業務資源是關鍵所在。資產端方面,除了債券、貨幣市場工具等標準化資產而外,具有較高投資回報率的非標項目資源通常掌握在分支機構及投行等手里,要想將這些資源整合進理財事業部條線實屬不易。資金端方面,除了同業資金及少部分機構資金而外,個人和大部分機構理財產品的銷售主要由分支行來完成,利益分配問題導致理財銷售獨立于其他銷售業務存在困難??梢?,當前的銀行理財事業部還未真正掌握資產端與資金端的業務資源,核心資源的欠缺影響理財事業部的利潤創造效應。

          凈值化產品勢如破竹

          2014年12月初,銀監會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推動預期收益率型產品向凈值型產品的轉變。

          彭向東表示,上述《辦法》指出了銀行理財發展方向,即要向凈值型產品轉型。如果《辦法》順利下發,2015年就是轉型年。

          “用一年的時間轉型對個別銀行來說時間有些短。從目前來看,2015年資本市場對銀行理財也會有很大分流,銀行理財在規模增長方面存在較大壓力??偟膩砜矗壳般y行理財還是一種功能性業務?!迸硐驏|說,理財轉型不光是銀行需要適應,最主要的是銀行理財的客戶與基金公司客戶、股民有很大差別,更多的客戶不愿意做凈值型產品,因此還有客戶適應的問題。

          普益財富研究員方瑞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利率市場化和存款保險制度的推進,未來大中小型銀行之間的競爭會更加充分。理財業務發展較快的銀行,將逐步由類存款產品轉型到資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和隱性擔保,在賺取中間業務收入的同時節約經濟資本。中小銀行為了獲得存款可能提高存款利率,其轉型步伐或慢于大型銀行。

          方瑞認為,未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的適時推出,將對理財市場產生轉型驅動效用。其中,最為重要的模式變革將是預期收益率型產品向凈值類產品的轉變。另外,信息披露將得到更加規范,產品透明度有望提升。

          “銀行理財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一直都很強,并非在同業市場之間空轉,外界對此存在一定誤解。盡管銀行理財有一定的同業比例,但是銀行理財期限都很短,要維持短期資金來保持流動性,就需要通過同業市場維持,而實體經濟包括債務性融資的期限都比較長?,F在銀行理財期限比較短,這也是銀行理財有一定的比例在貨幣市場(同業市場)中的原因。銀行理財購買債券以及2014年創新的優先股、永續債等,都是間接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投資品種?!迸硐驏|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普益財富研究報告認為,2015年結構性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及參與銀行仍將保持增長態勢,投資者對此類產品的接受程度將持續提升。

          此外,凈值化產品也是未來銀行理財產品的一大發展趨勢,但凈值化產品勢如破竹不代表預期收益率產品的削減。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形式已成為了投資者的購買習慣,銀行客戶的低風險偏好的 “存款”特性顯然更適合這種形式,因此短期內預期收益率產品仍將占據市場主導地位,至少在存款利率市場化完全開啟之前會保持這種態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一本久久久久久久一次 | 熟女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 亚洲熟女aⅴ一区二区性色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 亚洲性色第一页 | 亚洲中文字幕有码 | 最新国产初高中生精彩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