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8 23:16:4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低調召開。
在此次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總結2014年全國能源工作時稱,2014年能源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預計2014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升至11.1%,煤炭比重下降至64.2%。
吳新雄認為,2015年要重點做好幾方面工作,其中包括大力推進能源供給革命,堅持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重、集中送出與就地消納相結合的方針。
吳新雄特別提到要抓好能源國際合作,突出能源安全、“一帶一路”戰略、增強國際競爭力,加強能源國際合作,努力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
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11.1%
今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再度大幅度提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2013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9.8%,較2012年提高0.7個百分點,如今,這一數據再度攀升,首次超過10%。
吳新雄表示,2014年加快發展清潔能源,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預計2014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升至11.1%,煤炭比重下降至64.2%。
前不久,國務院已經下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 (2014~2020年)》,對中國未來的能源結構體系進行了規劃,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左右,同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天然氣比重達到10%以上,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
按照這個“十三五”末的規劃,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由2014年末的11.1%提升到15%,6年時間內提升3.9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升0.65個百分點。
吳新雄還透露,截至2014年末,水電新增裝機約2000萬千瓦,總裝機約3億千瓦,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
在核電開發方面,吳新雄表示,2014年新投產核電機組5臺,全國在運核電機組達22臺,總裝機容量達2010萬千瓦。
在 《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重點描述了未來6年中國核電發展的前景,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能源局核電司司長劉寶華在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就曾經表示,目前我國運行核電機組21臺,裝機容量1902萬千瓦,在建的核電機組有27臺,裝機容量2953萬千瓦,在世界上在建機組數排第一位。
這就意味著未來中國核電發展的空間十分巨大,而在短期來看,未來6年內,中國的核電即將迎來一個發展機遇期。
2015年能源主打“走出去”
吳新雄強調,2015年是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最后一年,為此,要重點做好幾個方面工作。
按照能源局的部署,2015年將會進行“十三五”規劃的撰寫工作,能源局表示將會切實抓好能源中長期戰略規劃,重點抓好研究確定2030年能源總量和結構目標,“十三五”規劃大綱編制。
除此之外,煤炭、電力、油氣、新能源、裝備制造等專項規劃編制也將會啟動。
吳新雄表示,2015年將會堅持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重、集中送出與就地消納相結合的方針,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扎實推進地熱能、生物質能發展。
按照能源局的部署,2015年能源對外合作已經成為重點工作之一。
吳新雄表示,切實抓好能源國際合作,提高國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按照“總體謀劃、多元合作”的方針,突出能源安全、“一帶一路”戰略、增強國際競爭力、提升國際話語權、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加強能源國際合作,努力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王煒瀚在接受《中國能源報》采訪時認為,在“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能源合作,將立足于能源項目、工程建設、裝備制造、市場與資源互換等領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目前中國在天然氣等能源領域已經跟周邊國家有良好的合作,而未來核電等能源項目也有望走出國門。在能源合作戰略上,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査道炯認為應該推進多元化能源外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