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5-01-08 08:47:55
盡管有跌宕,但多數市場人士仍舊相信2015年的銀行股將有不俗表現。各路資金更是重金“守護”銀行股,QFII、險資、基金不惜一擲千金,期盼藍籌“大牛市”的來臨。數據顯示,兩市融資余額繼續擴張,規模前十的個股中就有4只銀行股,包括興業、浦發、民生、招商等。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利率市場化、息差收窄等負面沖擊已基本“到位”,而金融混業化趨勢加快、MSCIA股指數納入MSCI全球指數、放松存貸比、降準等一系列利好為銀行股后續上漲打開空間。更有機構人士直言:“錯過了非銀行股,就別再錯過銀行股”,“估值低+業績穩”的A股銀行板塊仍處于買入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2015年新股發行的提速,資金或有所分流,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銀行板塊的震蕩。另外,上市銀行資產質量的擔憂猶在,也將對銀行股造成負面影響。
銀行股估值“盛宴”繼續
盡管銀行業績基本面并無太大驚喜,但是政策利好卻頻頻傳出。就在2014年末,銀行股迎來一個“大紅包”。央行發文將原屬于同業存款項下的存款納入各項存款范圍,其中包括存款類金融機構吸收的證券類及交易結算類存款、銀行業非存款類存放等,準備金率暫定為零。
海通證券分析人士認為,同業存放納入存款而準備金率為0將會造成一定的監管套利,由于將SPV存放納入了存款統計的范疇,銀行放貸約束減弱。長期對利潤的影響方面,根據2014年中報披露的各上市銀行企業定期存款的情況以及各收益率、成本率的情況,推測每10%的企業定期存款轉為同業存款,16家銀行可以在資產端釋放2.08萬億資金,在零準備金率下將會增厚1%的盈利。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2015年,在存貸比放松、不良貸款核銷力度加大、降準預期等方面,銀行股仍有“紅包”值得期待。中金公司在“2015宏觀策略媒體會”上就明確表示,目前阻礙中國宏觀政策發揮逆周期操作功能的因素正在逐步消解,2015年貨幣政策將向逆周期操作的功能回歸,預期2015年央行全面降準4次并降息2次,貨幣條件較2014年加快放松。
分析人士認為,這一系列的利好無疑為A股銀行股估值修復換得了空間,銀行股“大牛市”絕非“一步之遙”,仍有繼續上漲的空間。申銀萬國人士認為,目前內地銀行股PB(市凈率)僅1倍,而全球銀行股PB均值為1.7倍,其中亞太發達地區及北美地區的PB分別為1.4倍與1.5倍,預計未來A股銀行板塊估值有望向國際看齊,且至少存在50%的上漲空間,“板塊估值修復至PB1.1至1.2倍以上,是內銀股未來一年必然的價值盛宴”。
華泰證券金融行業分析師羅毅指出,銀行業是罕有的所有個股均處于PB與PE雙低狀態的A股板塊——銀行股市凈率平均1.3倍左右(最高的不超過1.6倍),市盈率平均7倍左右(最高的不超過9倍)。羅毅說:“銀行股目前的估值比起很多‘飛天族’來遠遠不如,與上市銀行平均20%的ROE也遠不相符。而且,在我國4000多家銀行中,A股上市銀行僅有16家,每一家上市銀行均是行業中的領跑者,代表了我國銀行業最優質的資產。”
機構“掃貨”不手軟
銀行股的搶眼表現讓機構資金再也按奈不住。根據統計數據,截至2014年12月31日,16家上市銀行融資余額合計為873.79億元,其中去年第四季度的凈買入額合計達477億元。按照去年四季度的61個交易日計算,日均凈買入額高達7.82億元;在最為驚艷的去年12月份,銀行股的合計凈買入額高達311億元,單個交易日的日均凈買入額為13.5億元。
與此同時,QFII也攜手私募資金在2014年的最后3個交易日,毫不遮掩地大肆“掃貨”。2014年12月29日至31日,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部(俗稱QFII“大本營”)和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東方資財(私募大本營)對浦發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進行集中“掃貨”,期間共出現了24筆交易,累計耗資約21億元。
2014年下半年的銀行股讓不少險資和基金賺得“盆盈缽滿”,也更堅定了2015年繼續持有的信心。泰達宏利基金經理吳華直言,經歷了2014年下半年的上漲,藍籌股整體進入相對修復階段,其中銀行股的估值仍然較低,其估值的絕對修復還只走完一半。
羅毅認為,中國股市吸引力提升,銀行股作為“高大上”的投資標的將持續吸引增量資金,銀行業長期低估值的砝碼已經移除,較低估值給行業提供逆襲增長空間。“錯過券商,就不要繼續踏空銀行,強推第二波行情。”
野村國際(香港)中國股票研究部主管劉鳴鏑也持同樣觀點。她認為,目前A股整體估值還是偏低,對于海外投資者極具吸引力。“海外投資者的投資習慣仍舊是關注銀行股等藍籌股。”
銀行股今年仍有“好戲”
市場人士認為,隨著金融改革加速,2015年的銀行股仍有看頭。諸如信貸資產證券化提速、地方版AMC擴容、國企改革推進等春風漸近,可以預見銀行業的改革轉型將加速,市場化的活力將得到更充分的釋放。
平安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金融分析師勵雅敏認為,2015年銀行股資金面及題材催化仍有看點,包括金融混業化趨勢加快、員工持股計劃放行、MSCIA股指數納入MSCI全球指數等。
與此同時,2015年銀行業優先股的加速發行也為銀行解決了資本補充的后顧之憂,為銀行股走強破開了“枷鎖”。截至2014年12月16日,16家上市銀行中已有11家先后宣布發行優先股,累計金額達到4700億元。由于優先股股息率遠低于ROE,因此將助推銀行盈利能力的提升。
中金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銀行業分析師毛軍華認為,對于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明顯滿足監管要求而一級資本充足率較低的銀行,優先股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按照監管規定,優先股最多不能超過風險加權資產的1個百分點,因此在用足額度之后,銀行還必須要借助普通股來補充資本金。最關鍵的,還是銀行轉變經營模式,加快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但是預計2015年優先股的發行主體主要是中小型銀行,整體規模將略有減少。
更為重要的是,市場各方此前十分擔憂的利率市場化沖擊、息差水平收窄等問題,似乎也隱約見到“曙光”。國信證券分析人士認為,存款利率市場化沖擊已基本到位。實際上,在20%的上浮限制之內,銀行的自主定價空間已經比較充分,全國超過6成的存款已經實現了市場化定價。“利率市場化進程已悄然接近彼岸,大大早于市場預期,這為銀行板塊的價值回歸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