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1-08 09:41:00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近日,交通部出臺《關于加快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形成功能齊備、服務優質、高效便捷、競爭有序的現代航運服務業體系,確保現代航運業發展與航運轉型升級相適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在這份意見中,長江地區航運業發展受到重視,將上海定位為國際航運中心,武漢、重慶成為長江區域航運中心。
根據交通部預計,到“十二五”末,將初步形成網絡設施配套銜接、技術裝備先進適用、運輸服務安全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交通部此次下發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功能齊備、服務優質、高效便捷、競爭有序的現代航運服務業體系。
《意見》明確顯示,創新體制機制,擴大開放,完善政策法規。就在不久前召開的2015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已經確定要在2015年建立健全綜合交通運輸法律法規體系,這其中就包括跟航運業有關的相關法律。
《每日經濟新聞》從交通部獲悉,就在2014年末,《航道法》已經頒布,此外2015年交通部還將推進《海上交通安全法》、《城市公共交通條例》、《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快遞暫行條例》、《道路運輸條例》等重點法律法規的修訂與立法進程。
交通部在這份《意見》中,明確了包括創新航運金融保險服務、完善現代航運服務業市場監管體系等在內的11個方面的任務,以確保航運業發展。
對于長江流域的交通體系,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表示,“2015年將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全面提升長江干線航道通航標準,加快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等重點工程建設和公路運輸大通道建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13年,長江干線貨運量達19.2億噸,同比增長6.7%,穩居世界內河貨運量首位。未來長江航運將更加繁忙,因此,提高長江航道運輸能力已經成為業內共識。
按照國務院的計劃,到2020年,沿長江流域,將形成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為龍頭、長江干線為骨干、集疏運體系完善的長江黃金水道,內河航道里程基本不變,但高級航道里程將由2013年的0.67萬公里提高到1.2萬公里。
此外,《意見》明確要加快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要打造服務全國、面向國際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以現代航運服務業為重要抓手,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形成天津、大連、廈門等區域航運中心;加快武漢、重慶長江區域航運中心的形成,更好服務長江經濟帶建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