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01-16 09:27:43
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的最新數據,上海核心商圈購物中心首層租金在第四季度維持不變,為每平方米每天46.4元(人民幣,下同),全年累計上漲0.1%;非核心商圈首層租金環比下跌0.2%至每平方米每天16.7元,全年累計下跌0.7%。
每經編輯 楊羚強
轉載標明:邦地產
記者:楊羚強
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的最新數據,上海核心商圈購物中心首層租金在第四季度維持不變,為每平方米每天46.4元(人民幣,下同),全年累計上漲0.1%;非核心商圈首層租金環比下跌0.2%至每平方米每天16.7元,全年累計下跌0.7%。
這已經是上海核心區域商鋪連續兩年平均租金漲幅沒有超過1%了,連去年的平均漲幅也在1%內。但是上海恒隆廣場等商鋪的租金在去年大幅上升,如今上海核心區域商鋪租金漲幅只有0.1%,這就說明大部分商鋪的租金在下跌。
依照目前商業地產評估所普遍使用的“市場比較法”,商鋪的租金是評估一個商場價值的重要參照物。如果出現商鋪的租金持續下跌,并且整個物業市場的成交價格也在下跌的現象,商鋪資產的貶值確定無疑。
一直被機構看好的上海本地零售商業股,正在遇到資產價值減值的壓力。申銀萬國在去年11月發布的針對百聯股份的研報就強調,百聯股份所擁有的商業地產的價值優勢。研報提到,百聯擁有物業總面積258萬平,自有物業占比60%,自有物業保守重估300億;公司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等新型業態經營能力全國領先。
在上海擁有商業物業最多的百聯如此,其他商業股更是如此。上海零售商業企業的估值從來就是和擁有的商場比重正相關。
在過往幾十年間,中國的零售商業已經慢慢失去運營商業的能力,轉而成為商業、物業的投資者,或者是“二房東”。賺品牌的專柜租金,或從營業額中抽取傭金,才是他們的主要賺錢方式。
很多以百貨商場為主要業務的零售商業上市公司,就是持有大量物業的商業地產公司,商業地產的租金收入對其業績的重要性不言自喻。
上海的商業地產價格下跌,讓投資者不免擔心,這是否會成為投資者看空上海本土零售股的一個重要動因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