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股市導讀

          每經網首頁 > 股市導讀 > 正文

          新股定價市場化之路依然漫長

          證券時報 2015-02-16 08:02:42

           

          “機構定價,散戶買單”,應該說,過往新股發行的這種弊病在歷經幾輪新股發行改革后已大有改觀。不過,詢價隊伍的壯大并未讓新股定價徹底市場化,新股發行定價離真正市場化還有不小距離。

          2378比1081,這是IPO(首次公開發行)最新的網下投資者類型中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的數量比。不難看出,在歷經數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之后,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進入到了詢價隊伍之中,個人投資者在詢價隊伍中的數量甚至已兩倍于機構投資者。

          但網下投資者結構的市場化變化,并不等同于新股定價權的市場化變化。首先,現行的新股詢價機制中,這些網下投資者依然被分為兩大類——推薦類和非推薦類。前者參與新股詢價的資格掌握在主承銷商手中,即誰推薦的才可能有機會參加誰發行的新股,而個人投資者正好屬于推薦類,這無疑大大減弱了這個看似數量龐大的投資者群體在新股定價上的話語權。實際發行情況也是如此,在很多新股發布的參與詢價的推薦類投資者名單上,個人投資者均寥寥無幾,大部分依然為機構投資者。

          其次,確定新股發行價需剔除過高部分和過低部分,這種“掐頭去尾”的做法將網下投資者對新股的理性價值判斷扼殺于搖籃中。假設一個一心想拿到新股籌碼的網下投資者,明明對某股的價值判斷是40倍市盈率或10倍市盈率,但他唯有報出23倍的市盈率才有機會獲得籌碼,那么,他會傻到非得堅持報出40倍市盈率或10倍市盈率而不要新股籌碼嗎?

          最后,當前新股發行實際上實施的是限價發行,即默認的發行價為不得超出23倍市盈率。這也是當前新股發行時,估值區間幾乎都在22~22.98倍市盈率的最根本原因。限價發行將市場化的客觀估值消弭于無形,也引發新股上市后持續不斷地出現漲停板,甚至二級市場股價較發行價驚現幾倍的暴漲。

          新股發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唯有在充分了解市場各方的利益訴求,尤其是各類投資者的真實心態后修訂和完善配套機制,將屬于市場的東西真正還給市場,才能尋找到破解之法。

          值得肯定的是,網下投資者隊伍的擴容,尤其是將具備研判風險能力的個人投資者納入詢價隊伍,是朝市場化之路邁進的良好開端。但如何讓這些投資者發揮在新股定價中的市場化作用,鉗住不理性的投機行為,依然路漫漫其修遠兮。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機構定價,散戶買單”,應該說,過往新股發行的這種弊病在歷經幾輪新股發行改革后已大有改觀。不過,詢價隊伍的壯大并未讓新股定價徹底市場化,新股發行定價離真正市場化還有不小距離。 2378比1081,這是IPO(首次公開發行)最新的網下投資者類型中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的數量比。不難看出,在歷經數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之后,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進入到了詢價隊伍之中,個人投資者在詢價隊伍中的數量甚至已兩倍于機構投資者。 但網下投資者結構的市場化變化,并不等同于新股定價權的市場化變化。首先,現行的新股詢價機制中,這些網下投資者依然被分為兩大類——推薦類和非推薦類。前者參與新股詢價的資格掌握在主承銷商手中,即誰推薦的才可能有機會參加誰發行的新股,而個人投資者正好屬于推薦類,這無疑大大減弱了這個看似數量龐大的投資者群體在新股定價上的話語權。實際發行情況也是如此,在很多新股發布的參與詢價的推薦類投資者名單上,個人投資者均寥寥無幾,大部分依然為機構投資者。 其次,確定新股發行價需剔除過高部分和過低部分,這種“掐頭去尾”的做法將網下投資者對新股的理性價值判斷扼殺于搖籃中。假設一個一心想拿到新股籌碼的網下投資者,明明對某股的價值判斷是40倍市盈率或10倍市盈率,但他唯有報出23倍的市盈率才有機會獲得籌碼,那么,他會傻到非得堅持報出40倍市盈率或10倍市盈率而不要新股籌碼嗎? 最后,當前新股發行實際上實施的是限價發行,即默認的發行價為不得超出23倍市盈率。這也是當前新股發行時,估值區間幾乎都在22~22.98倍市盈率的最根本原因。限價發行將市場化的客觀估值消弭于無形,也引發新股上市后持續不斷地出現漲停板,甚至二級市場股價較發行價驚現幾倍的暴漲。 新股發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唯有在充分了解市場各方的利益訴求,尤其是各類投資者的真實心態后修訂和完善配套機制,將屬于市場的東西真正還給市場,才能尋找到破解之法。 值得肯定的是,網下投資者隊伍的擴容,尤其是將具備研判風險能力的個人投資者納入詢價隊伍,是朝市場化之路邁進的良好開端。但如何讓這些投資者發揮在新股定價中的市場化作用,鉗住不理性的投機行為,依然路漫漫其修遠兮。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 |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