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5-03-06 07:23:18
牽動人心的國產大飛機制造傳出最新消息。兩會期間,國家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產C919客機的建設正在有序穩步推進,爭取今年試飛。根據此前商飛公司人士預估,若進展順利,首飛后最快有望2017年完成取證和交付。
業內人士認為,C919大型客機項目對于我國大飛機制造乃至高端制造業將帶來深遠影響。根據市場預測,C919成功進入市場后總銷量有望達到2000架次左右,開啟高達萬億元的市場空間。隨著大飛機首飛的臨近,產業鏈上研制公司和設備配套公司都將從中受益,中航系公司則有望最先分享訂單盛宴。
年內爭取試飛
C919是中國繼運-10后自主設計的第二款國產大型客機,為150座級以上中短程單通道窄體客機,主要競爭對手是波音737和空客A320機型。目前訂單用戶共18家,訂單累計450架。
據李家祥透露,國產C919客機的建造正在推進,機身和機段已成型,正在逐漸進行裝配,爭取今年能把飛機裝配出來。對于具體何時試飛,李家祥表示,這要看裝備的過程,爭取年內完成試飛。但具體生產過程由商家決定,民航部門主要進行適航審定,每一套工序和每一個部件都要嚴格把關,確保飛機制造安全可靠。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此前了解的信息,針對C919飛機的鐵鳥試驗、航電綜合實驗等關鍵驗證工作已全面展開;適航審定計劃已經完成編制,并陸續得到中國適航管理部門的認可。
有航空業內人士估算,若按照單價5000萬美元的標準(B737和A320單價約5000萬-7000萬美元),C919現有450架訂單全部交付,將獲得225億美元以上的收入規模。而根據商飛公司此前預測,C919成功進入市場后,未來總銷量有望達到2000架次左右,市場空間將進一步躍升至萬億元。
中航系享訂單盛宴
按通常定義,飛機可分為飛機機體、發動機及機載設備三大部分。從原材料到結構件、航電系統、機電系統、機身零部件、飛機總裝,整個產業鏈延伸范圍較廣。
C919采取的是“中國設計、系統集成、全球招標、逐步國產”的發展思路,即飛機的總體設計和機體生產以我國為主,發動機和機載設備則面向國際招標選購,而集結了我國航空制造頂尖人才技術的中航工業體系公司無疑擔綱了主力。
根據中航工業提供的資料,作為C919主供應商,中航工業承擔了大型客機約80%的零部件研制任務,包括機頭、前機身、機翼/中機身、中后機身、尾段、吊掛等機體結構大部件。
大部段當中,機頭是中航成飛制造,前機身和中后機身是由中航工業洪都研制,占到機體的四分之一,中機身則由中航西飛生產。此外西飛、哈飛、沈飛等中航系公司還分別承擔了艙門、吊掛、尾椎、副翼、翼梢小翼等一系列飛機部件的制造。
“國產大飛機C919項目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隨著項目的推進和國產化水平的提高,大飛機產業鏈上研制公司和設備配套公司將從中受益,包括中航飛機 、中航電子 、中航動力 、中航機電 、洪都航空和博云新材等,重點推薦中航飛機、中航電子和中航動力。”中信證券研究報告指出。
中航飛機目前擁有中航工業集團絕大部分的飛機零部件轉包業務, 承擔了C919機體中機身、外翼翼盒、副翼、后緣襟翼、前緣縫翼和擾流板等部件制造,并作為中機身和外翼翼盒的唯一供應商。中航電子主要致力于航空機載照明與控制系統產品的制造,子公司上航電器承擔了獨立研制和批量交付C919控制板組件與調光控制系統和集成斷路器板兩個工作包的任務,為C919飛機首飛系統級供應商。中航動力集成了我國航空動力裝置主機業務的幾乎全部型譜,將成為中航工業集團航空發動機整機業務的龍頭,在未來大飛機發動機國產化替代過程中將擔綱主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