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藍思科技:“創業板中石油”?

          2015-03-10 01:35:35

          憑借逾100億元的營收、超10億元的凈利潤等6大指標,藍思科技尚未發行已驚四座,刷新創業板紀錄。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在A股上市,首日暴漲160%,隨即成為滬指第一大權重股,總市值也超過各路豪強,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歷史總有驚人相似。如今,創業板已展現出當年主板牛市之氣,指數一度站上2000點大關,處于歷史高峰。與此同時,創業板也即將迎來屬于自己的“中石油”:體量龐大的蘋果概念股藍思科技(申購代碼:300433)橫空出世,今日(3月10日)該股將開啟網上發行。憑借逾100億元的營收、超10億元的凈利潤等6大指標,藍思科技尚未發行已驚四座,刷新創業板紀錄。那么,藍思科技會不會成為“創業板中石油”呢?

          《《《

          行情回顧

          前比后比 指數暴漲屢迎“大盤股”

          ◎每經記者 余強

          2014年末,A股成了藍籌的歡樂海洋,眾多大象股恣意跳舞,引領指數快速拉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史上每當指數處于高位時,眾多大盤股紛紛趁機上市。如今,創業板指已觸摸到2000點的歷史巔峰,創業板“巨無霸”藍思科技也將在今日網上發行。那么,能否從當年主板“巨無霸”中石油上市的種種細節中,覓得與藍思科技相似的蛛絲馬跡呢?

          中石油踩高點上市

          在A股最為瘋狂的2007年,指數直奔6000點之時,眾多“中”字頭公司紛紛選擇上市。最震撼的當屬中石油登陸A股。

          頭頂“亞洲最賺錢的公司”的光環,中石油發行前,投資者拋股申購,令股市大幅震蕩;中石油網上發行申購款為2.57萬億元,網下申購款為0.799萬億元,凍結資金總計3.37萬億元;上市前兩個交易日A股大跌——由此不難看出,當年中石油上市對A股行情產生了重大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石油于2007年11月5日在上證所上市,雖然之前滬指已出現6124點的歷史最高點,但當時滬指位于5700點左右,仍處于牛市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上市的大盤股不止中石油一家。2007年5月15日,交通銀行在A股上市;9月25日,建設銀行在A股上市;10月9日,中國神華在A股上市。

          中小板創業板迎“大股”

          雖然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但投資者應該關注歷史驚人的相似。

          在主板進入調整期時,2014年末行情中稍顯落寞的中小板、創業板開始復蘇,一路走高。

          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后,中小板震蕩,一直持續到12月底,中小板才再次重拾上漲行情。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券商巨頭的國信證券(002736)選擇在12月29日上市,連收12個漲停。不僅股價翻兩番,且當時總市值超越平安銀行(000001),成為深交所上市公司市值第一股,在整個券商股中也高居總市值第三。

          自2015年1月5日以來,創業板指也與中小板指齊頭并進,3月5日最高觸及2032.22點。在這樣的背景下,即將登陸創業板的企業中,藍思科技格外引人注目:年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業績,即便放在主板市場也毫不遜色。2007年滬指瘋狂時,中石油登場了;現在,創業板瘋狂時,藍思科技登場了,難怪有投資者將藍思科技稱為“創業板中石油”。

          《《《

          企業對比

          橫看豎看 藍思科技有點像中石油

          ◎每經記者 李琴

          即將上市的創業板巨無霸藍思科技究竟與中石油有多少相似之處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二者上市規模、發行價格、市場表現和企業體制等8個方面進行了對比,希望能探究兩者異同。

          發行規模均居行業前茅

          第一,從股本規模來看,2007年中石油擬發行40億A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830.21億股,其中A股不超過1619.22億股;藍思科技此次擬發行6736萬股,發行后總股本6.73億股。二者發行規模均位列所屬板塊前茅。

          第二,從發行價來看,中國石油發行價為16.70元,與當年上市的大盤股建設銀行(601939)和中海集運(601866)等相比,中國石油發行價偏高;此次藍思科技發行價為22.99元,與位居創業板市值排行榜前列的樂視網 (300104)、華誼兄弟(300027)基本持平。

          第三,從市值規模看,中石油上市首日(2007年11月5日)股價大幅高開,開盤價48.6元,較發行價漲191.02%,收報43.96元,漲163.23%,并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

          藍思科技發行價為22.99元,若按上市首日上漲44%,以及2015年來創業板新股平均10個漲停板計算,藍思科技股價有望達到85.74元,市值有望達到577.03億元,逼近創業板總市值第一。由此看,二者都是所屬板塊市值規模龍頭。

          第四,從市場評價看,中石油上市前可謂好評如潮,券商紛紛推薦。其中,中金公司認為中國石油將成為與國際超大公司比肩的石油巨人。

          藍思科技此次發行也受到券商青睞,興業證券認為,公司是全球視窗保護玻璃主要供應商,視窗玻璃保護屏滲透率將隨著智能終端占比的提升而提升,藍思科技業績有望在未來保持高增長。此外,還有眾多券商看好該股并給予推薦。

          董事長年薪是中石油8.6倍

          第五,從歷史業績看,中石油上市以來,2007年~2013年,營業收入由8363.53億元上漲至22581.24億元,累計上漲170%;同期凈利潤由1458.67億下降至1295.77億元,累計下跌11.67%;期間公司股價由上市首日一路下跌,截至昨日收盤,累計下跌76.57%。

          與中石油相似的是,藍思科技在上市前保持了穩定的營收增長。2012年、2013年、2014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11.63億元、133.52億元和144.97億元,2013、2014年營收同比分別增長19.61%、8.58%。2012年、2013年、2014年公司分別實現凈利19.99億元、24.44億元和11.78億元,2013、2014年凈利同比分別增長61.77%和-51.85%。目前,藍思科技預計2015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億元~4.5億元,增幅為35%至55%。

          第六,從所處的行業地位來看,中石油屬于能源壟斷行業,受市場波動相對較小,盈利能力強;但藍思科技屬于完全市場化競爭行業,盈利能力受市場因素影響較大。

          第七,從企業機制來看,作為國企的中石油,員工薪酬偏低,董事長周吉平2013年年薪為121.20萬元。此外,中國石油未推行員工持股計劃;而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2014年薪酬高達1036萬元,是中石油的8.55倍。藍思科技員工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此外,發行后周群飛夫婦仍將合計持有上市公司89.18%的股份。

          第八,從估值來看,中石油首發市盈率為22.44倍,目前估值僅為15.6倍,由此可見,在2007年的大牛市階段,市場明顯高估了此類大盤股的合理價值;而藍思科技首發市盈率為22.98倍,明顯低于所屬行業平均50多倍的市盈率。

          后市前瞻

          《《《

          左思右想 藍思科技上市創業板見頂?

          ◎每經記者 唐強

          遙想當年的中國石油(601857),在上市前投資者無限憧憬,但上市后卻讓投資者飲下了一杯苦酒。如今,創業板“巨無霸”藍思科技又將迎創業板上漲之風而上市,兩只個股上市之初所處地位、市場環境均有相似之處。那么,創業板是否將就此見頂呢?

          股價“出廠設置”難恢復

          時間回溯至2007年11月,在萬眾矚目下,作為“亞洲最賺錢公司”的中石油隆重登陸A股市場,發行價敲定為16.7元/股,對應市盈率22.44倍。

          中石油于2007年11月5日登陸A股市場,當時A股正處于到達歷史頂點后的下降過程中,滬指仍在5700點一線。隨著中石油上市,憑借良好的業績和預期,該股一度獲得市場資金瘋狂追逐。

          上市首日,中國石油開盤便拉漲187.43%,股價提升至48.60元。幾經震蕩后,當日收于43.99元,全天漲逾160%。面對如此靚麗表現,當時萬眾看好中國石油,市場紛紛猜測它將有望成為“百元股”。

          但能猜中開頭,往往難以猜對結局。現在,距離中國石油上市已有8年之久,其股價卻再也沒能恢復“出廠設置”。

          目前,中石油股價已從40多元跌至10元附近,曾經的48元孤零零地懸掛在“天上”。過去的8年,中國石油總市值從上市首日收盤時約7.5萬億元(A+H股)降至如今不到1.9萬億元(A+H股),區間跌幅逾70%。“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實際上,回不去的除了中國石油以外,還有A股大盤。2007年10月至今,滬深兩市綿綿陰跌數年,滬指從6124點的歷史最高峰滑落至3200點一線,整體下跌50%。

          創業板見頂聲四起

          今日(3月10日),“蘋果概念股”藍思科技將正式發行,上市后將成為創業板“巨無霸”。

          藍思科技與現有的創業板上市公司相比,藍思科技在營業收入、凈利潤和資產總額等多個方面均可謂“冠絕群雄”。分析人士認為,如今,不論從發行規模,還是從發行時的市場環境等情況看,藍思科技的此次IPO就與當年中國石油的情形極為相似,“創業板中石油”呼之欲出。

          既然熟悉的場景再次出現,那么創業板指數會不會走出同樣的路數,如同2007年大盤指數那樣應聲走低?

          目前,在中小板和創業板接連沖高的背后,隱含著估值過高的隱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在80倍左右,而滬市主板股票平均市盈率為16倍。上周五,中小板以及創業板出現跳水,分別下跌2.37%和3.15%。

          對此,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嫡認為,這一次創業板接連上漲,就是對“兩會”期間新興產業支持政策的一個反映。雖然創業板上周一度站上2000點,但整數點位的意義并不大,目前估值都這么貴了,誰還愿意買?現在創業板面臨著重重壓力,包括深港通臨近以及“兩會”利好預期的兌現等。

          此外,深圳挺浩投資總經理康浩平也表示,上周五創業板的下跌還是與其目前估值太高有關,過高的估值引來市場對結構性泡沫的擔憂。

          記者注意到,近日,信達證券分析師陳嘉禾、胡佳妮、谷永濤聯合發布的研報表示,相比1989年日本股票大泡沫、2000年美國科技股大泡沫、2000年和2007年A股大泡沫,當前創業板估值已達到甚至高出這些泡沫的巔峰狀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在A股上市,首日暴漲160%,隨即成為滬指第一大權重股,總市值也超過各路豪強,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歷史總有驚人相似。如今,創業板已展現出當年主板牛市之氣,指數一度站上2000點大關,處于歷史高峰。與此同時,創業板也即將迎來屬于自己的“中石油”:體量龐大的蘋果概念股藍思科技(申購代碼:300433)橫空出世,今日(3月10日)該股將開啟網上發行。憑借逾100億元的營收、超10億元的凈利潤等6大指標,藍思科技尚未發行已驚四座,刷新創業板紀錄。那么,藍思科技會不會成為“創業板中石油”呢? 《《《 行情回顧 前比后比指數暴漲屢迎“大盤股” ◎每經記者余強 2014年末,A股成了藍籌的歡樂海洋,眾多大象股恣意跳舞,引領指數快速拉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史上每當指數處于高位時,眾多大盤股紛紛趁機上市。如今,創業板指已觸摸到2000點的歷史巔峰,創業板“巨無霸”藍思科技也將在今日網上發行。那么,能否從當年主板“巨無霸”中石油上市的種種細節中,覓得與藍思科技相似的蛛絲馬跡呢? 中石油踩高點上市 在A股最為瘋狂的2007年,指數直奔6000點之時,眾多“中”字頭公司紛紛選擇上市。最震撼的當屬中石油登陸A股。 頭頂“亞洲最賺錢的公司”的光環,中石油發行前,投資者拋股申購,令股市大幅震蕩;中石油網上發行申購款為2.57萬億元,網下申購款為0.799萬億元,凍結資金總計3.37萬億元;上市前兩個交易日A股大跌——由此不難看出,當年中石油上市對A股行情產生了重大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石油于2007年11月5日在上證所上市,雖然之前滬指已出現6124點的歷史最高點,但當時滬指位于5700點左右,仍處于牛市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上市的大盤股不止中石油一家。2007年5月15日,交通銀行在A股上市;9月25日,建設銀行在A股上市;10月9日,中國神華在A股上市。 中小板創業板迎“大股” 雖然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但投資者應該關注歷史驚人的相似。 在主板進入調整期時,2014年末行情中稍顯落寞的中小板、創業板開始復蘇,一路走高。 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后,中小板震蕩,一直持續到12月底,中小板才再次重拾上漲行情。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券商巨頭的國信證券(002736)選擇在12月29日上市,連收12個漲停。不僅股價翻兩番,且當時總市值超越平安銀行(000001),成為深交所上市公司市值第一股,在整個券商股中也高居總市值第三。 自2015年1月5日以來,創業板指也與中小板指齊頭并進,3月5日最高觸及2032.22點。在這樣的背景下,即將登陸創業板的企業中,藍思科技格外引人注目:年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業績,即便放在主板市場也毫不遜色。2007年滬指瘋狂時,中石油登場了;現在,創業板瘋狂時,藍思科技登場了,難怪有投資者將藍思科技稱為“創業板中石油”。 《《《 企業對比 橫看豎看藍思科技有點像中石油 ◎每經記者李琴 即將上市的創業板巨無霸藍思科技究竟與中石油有多少相似之處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二者上市規模、發行價格、市場表現和企業體制等8個方面進行了對比,希望能探究兩者異同。 發行規模均居行業前茅 第一,從股本規模來看,2007年中石油擬發行40億A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830.21億股,其中A股不超過1619.22億股;藍思科技此次擬發行6736萬股,發行后總股本6.73億股。二者發行規模均位列所屬板塊前茅。 第二,從發行價來看,中國石油發行價為16.70元,與當年上市的大盤股建設銀行(601939)和中海集運(601866)等相比,中國石油發行價偏高;此次藍思科技發行價為22.99元,與位居創業板市值排行榜前列的樂視網(300104)、華誼兄弟(300027)基本持平。 第三,從市值規模看,中石油上市首日(2007年11月5日)股價大幅高開,開盤價48.6元,較發行價漲191.02%,收報43.96元,漲163.23%,并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 藍思科技發行價為22.99元,若按上市首日上漲44%,以及2015年來創業板新股平均10個漲停板計算,藍思科技股價有望達到85.74元,市值有望達到577.03億元,逼近創業板總市值第一。由此看,二者都是所屬板塊市值規模龍頭。 第四,從市場評價看,中石油上市前可謂好評如潮,券商紛紛推薦。其中,中金公司認為中國石油將成為與國際超大公司比肩的石油巨人。 藍思科技此次發行也受到券商青睞,興業證券認為,公司是全球視窗保護玻璃主要供應商,視窗玻璃保護屏滲透率將隨著智能終端占比的提升而提升,藍思科技業績有望在未來保持高增長。此外,還有眾多券商看好該股并給予推薦。 董事長年薪是中石油8.6倍 第五,從歷史業績看,中石油上市以來,2007年~2013年,營業收入由8363.53億元上漲至22581.24億元,累計上漲170%;同期凈利潤由1458.67億下降至1295.77億元,累計下跌11.67%;期間公司股價由上市首日一路下跌,截至昨日收盤,累計下跌76.57%。 與中石油相似的是,藍思科技在上市前保持了穩定的營收增長。2012年、2013年、2014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11.63億元、133.52億元和144.97億元,2013、2014年營收同比分別增長19.61%、8.58%。2012年、2013年、2014年公司分別實現凈利19.99億元、24.44億元和11.78億元,2013、2014年凈利同比分別增長61.77%和-51.85%。目前,藍思科技預計2015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億元~4.5億元,增幅為35%至55%。 第六,從所處的行業地位來看,中石油屬于能源壟斷行業,受市場波動相對較小,盈利能力強;但藍思科技屬于完全市場化競爭行業,盈利能力受市場因素影響較大。 第七,從企業機制來看,作為國企的中石油,員工薪酬偏低,董事長周吉平2013年年薪為121.20萬元。此外,中國石油未推行員工持股計劃;而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2014年薪酬高達1036萬元,是中石油的8.55倍。藍思科技員工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此外,發行后周群飛夫婦仍將合計持有上市公司89.18%的股份。 第八,從估值來看,中石油首發市盈率為22.44倍,目前估值僅為15.6倍,由此可見,在2007年的大牛市階段,市場明顯高估了此類大盤股的合理價值;而藍思科技首發市盈率為22.98倍,明顯低于所屬行業平均50多倍的市盈率。 后市前瞻 《《《 左思右想藍思科技上市創業板見頂? ◎每經記者唐強 遙想當年的中國石油(601857),在上市前投資者無限憧憬,但上市后卻讓投資者飲下了一杯苦酒。如今,創業板“巨無霸”藍思科技又將迎創業板上漲之風而上市,兩只個股上市之初所處地位、市場環境均有相似之處。那么,創業板是否將就此見頂呢? 股價“出廠設置”難恢復 時間回溯至2007年11月,在萬眾矚目下,作為“亞洲最賺錢公司”的中石油隆重登陸A股市場,發行價敲定為16.7元/股,對應市盈率22.44倍。 中石油于2007年11月5日登陸A股市場,當時A股正處于到達歷史頂點后的下降過程中,滬指仍在5700點一線。隨著中石油上市,憑借良好的業績和預期,該股一度獲得市場資金瘋狂追逐。 上市首日,中國石油開盤便拉漲187.43%,股價提升至48.60元。幾經震蕩后,當日收于43.99元,全天漲逾160%。面對如此靚麗表現,當時萬眾看好中國石油,市場紛紛猜測它將有望成為“百元股”。 但能猜中開頭,往往難以猜對結局。現在,距離中國石油上市已有8年之久,其股價卻再也沒能恢復“出廠設置”。 目前,中石油股價已從40多元跌至10元附近,曾經的48元孤零零地懸掛在“天上”。過去的8年,中國石油總市值從上市首日收盤時約7.5萬億元(A+H股)降至如今不到1.9萬億元(A+H股),區間跌幅逾70%。“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實際上,回不去的除了中國石油以外,還有A股大盤。2007年10月至今,滬深兩市綿綿陰跌數年,滬指從6124點的歷史最高峰滑落至3200點一線,整體下跌50%。 創業板見頂聲四起 今日(3月10日),“蘋果概念股”藍思科技將正式發行,上市后將成為創業板“巨無霸”。 藍思科技與現有的創業板上市公司相比,藍思科技在營業收入、凈利潤和資產總額等多個方面均可謂“冠絕群雄”。分析人士認為,如今,不論從發行規模,還是從發行時的市場環境等情況看,藍思科技的此次IPO就與當年中國石油的情形極為相似,“創業板中石油”呼之欲出。 既然熟悉的場景再次出現,那么創業板指數會不會走出同樣的路數,如同2007年大盤指數那樣應聲走低? 目前,在中小板和創業板接連沖高的背后,隱含著估值過高的隱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在80倍左右,而滬市主板股票平均市盈率為16倍。上周五,中小板以及創業板出現跳水,分別下跌2.37%和3.15%。 對此,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嫡認為,這一次創業板接連上漲,就是對“兩會”期間新興產業支持政策的一個反映。雖然創業板上周一度站上2000點,但整數點位的意義并不大,目前估值都這么貴了,誰還愿意買?現在創業板面臨著重重壓力,包括深港通臨近以及“兩會”利好預期的兌現等。 此外,深圳挺浩投資總經理康浩平也表示,上周五創業板的下跌還是與其目前估值太高有關,過高的估值引來市場對結構性泡沫的擔憂。 記者注意到,近日,信達證券分析師陳嘉禾、胡佳妮、谷永濤聯合發布的研報表示,相比1989年日本股票大泡沫、2000年美國科技股大泡沫、2000年和2007年A股大泡沫,當前創業板估值已達到甚至高出這些泡沫的巔峰狀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激情猛烈在线看免费观看 | 久久免费视频观看网站 | 日本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成人免费精品二区 |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