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3 01:34:4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曾經的股改和匯改催生出A股市場史上大牛市,當年A股尚屬“稚嫩”;如今的A股經歷風雨后,無論從監管制度還是投資者心態,都相對更成熟。全流通后,茁壯成長的A股需要更多“營養”補充發育,而“市值管理”就被市場認為是“營養劑”之一,運用得當,將改變經營理念,讓企業質地更優、股價上漲。
新一輪國企改革打響
2014年以來,創新型資產證券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2015年,更多鼓勵資產證券化的政策有望出臺,而國企改革正是資產證券化的一個方面。
回顧2014年,超過20個省市出臺了國企改革指導意見文件,但關乎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和全局改革的總體意見仍未出爐。據《證券時報》報道,2014年12月14日,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表示,預計2015年一季度,深化國企改革總體意見能夠出臺。
宏源證券分析師王鳳華認為,此次國企改革最重要的方向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即并非簡單的“民進國退”,而是“國民共進”。在堅持混改底線和紅線原則下,率先放開競爭類領域的國企改革,引入并用好民資,盤活存量國有資本,提高國資效率。公益類和壟斷領域可以適度引入民資,先打破壟斷再進行混改,對關系國家安全和民生的命脈領域,國有資本要掌握絕對控股地位。
分析人士認為,通過本輪混改,國資股東也將從此前高度關注控股比例轉向關注控股效率,其中市值管理就是一大課題。據上證報報道,上海市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秘書長羅新宇曾表示,本輪混改的主旨是通過各種所有制資本的廣泛參與,將一些國有股占比過高的上市公司通過引進戰略投資人和社會資本,推行員工持股,從而降低國有股占比,最終提升國有上市公司的市值。
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鋒指出,從地區來看,上海、北京、廣東、安徽、江蘇和浙江的國企改革進程推動較快;從行業的角度看,國企占比較高、政府管制較多的行業,推進混合所有制、放松行業管制的空間大,如能源、電信、軍工、金融等;對于大部分的消費行業,國企改革的重點在于改善激勵、理順機制、釋放潛力等三個維度。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Wind數據顯示,在目前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實控人為國資委、地方國資委、地方政府、中央國有企業、地方國有企業、大學以及集體企業的上市公司總計高達1010家,占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以上。屬于“國資系”的101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占滬深兩市總市值的50%左右。
再從估值角度看,國企指數市盈率低于恒生指數成分股。因此,分析人士認為,無論從估值或運營角度來看,均有進一步進行國企改革的必要,目的就是提高效率及企業價值。
股權激勵促進企業發展
分析人士認為,進入全流通時代,市值管理是A股資本市場告別股權分置以后,上市公司全體股東利益意識和市值意識覺醒的一個必然產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4年11月28日,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曾表示,證監會正在研究鼓勵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市值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鼓勵上市公司通過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完善公司治理、改進經營管理、培育核心競爭力,實實在在地、可持續地創造公司價值。
分析人士認為,市值管理核心基礎在于上市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而這又決定于經理層的凝聚力和努力程度。于是,股權激勵因其所具有的激勵與約束功能,成為當前上市公司充分調動經理層積極性、有效開展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
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1月23日發布的2014年A股市值管理行為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末,共有682家A股公司陸續推出了股權激勵,其中2014年披露股權激勵計劃的上市公司多達154家。山西和陜西地區首度有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填補了股權激勵版圖的空白;民企居多的創業板和中小板公司仍是2014年激勵市場的主角,但主板上市公司也在努力縮小差距。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股權激勵也有弊端,一些國內上市公司是在公司發展遇到瓶頸的情況下才想到進行股權激勵,而在此背景下,公司未來股價多會持續下跌。當股價跌破折扣價格時,股權激勵也就失去了意義。
員工持股激活市場
正是考慮到股權激勵存在弊端,2014年6月20日,證監會發布了《關于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與此同時,近期員工持股在政策層面也看到曙光。1月31日,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國資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審議了《關于實行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這標志著時隔11年,央企員工持股計劃重啟。
在證監會《指導意見》出爐后,各類員工持股方案頻出,資金股票來源各不相同,自籌資金者有之,融資者亦有之。
從目前已公布的多家員工持股計劃草案看,在二級市場購買、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是持股計劃中股票的主要來源,如特銳德、易華錄、蘇交科等公司均通過定向增發方式來實現員工持股計劃。
另外,其他方式還包括公司委托相關機構設立資產管理計劃,如海普瑞。海普瑞是《指導意見》公布后第一家發布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公司于2014年7月10日公告稱,擬委托國聯證券設立國聯匯金2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并向國聯證券申請融資1.7億元,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公司股票。
據中證報報道,截至2015年2月1日,已公布或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上市公司家數達到92家;同時,尚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擬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提示性公告。員工持股計劃正被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青睞,員工持股計劃發布數量呈加速趨勢。
安信證券指出,員工持股計劃有利于上市公司建立員工長期激勵機制、有利于建立員工退休保障機制。
目前,很多企業將員工持股變相做成股權激勵,由員工籌資成立資產管理集合,而股東則低價向集合售股,股價上漲的收益全部歸員工,以此起到激勵的效果。因此,員工持股計劃體現了較為明確的改革方向,將使資本市場更加活躍。
安信證券還認為,對于國企而言,員工持股不僅可以避開現在的央企對于薪酬的限制,也能規避由于央企工資總額控制造成的激勵不足的現象。更大的意義在于能夠更好地實現股權多元化,促進公司治理進步。因此,預計2015年員工持股計劃將給資本市場帶來很多投資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