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7 01:15:5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曾劍 王霞
◎每經記者 曾劍 王霞
上海梅林(600073,收盤價12.99元)今日發布擬向實際控制人購買及出售資產的提示性公告。至此,公司的資產重組方案終于浮出水面。同時,公司股票今日復牌。
肉牛養殖及飼料業務占大頭
公告顯示,上海梅林擬向實際控制人光明集團全資子公司牛奶集團收購肉牛養殖業務資產、食品流通業務資產、飼料業務資產、相關的技術服務類資產及上海市萬榮路467號40-43幢房產;同時,公司擬向光明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農場、川東農場收購下屬生豬養殖業務資產。此外,公司計劃向大股東益民集團出售正廣和飲用水100%股權。公司股票今日復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資產數量及規模來看,肉牛養殖業務及飼料業務是上海梅林此番注入的主要資產。具體來看,肉牛養殖業務涉及聯豪食品、牧仙神牛食品各60%股權,德牛食品、金博奶牛科技、上牛國際各100%股權,佳辰牧業99%股權以及金正牧業、綠緣牧業各51%股權。此類業務總資產為2.32億元,凈資產為6063.19萬元,營業收入為6.28億元,凈利潤僅為94.74萬元。飼料業務則涉及12家企業,總資產為8.52億元,凈資產2.38億元,營業收入達18.07億元,凈利潤為1829.38萬元。
與注入資產的盈利水平相比較,上海梅林此番欲置出資產的盈利能力似乎更勝一籌。資料顯示,正廣和飲用水2014年末經審計的總資產為1.68億元,歸屬凈資產為1.34億元,營業收入為2.01億元,歸屬凈利潤為1228.35萬元。
上海梅林表示,此次交易是光明集團為理順內部肉業板塊關系,形成肉業上下游一體化格局,做強做大肉業板塊的戰略舉措。上海梅林通過新注入飼料業務,將進一步加強支撐畜牧養殖業務的發展,完善肉食品前端產業鏈。同時,購入發展前景良好的肉牛業務資產,豐富了公司的業務結構,有助于提升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將專注于綜合食品業務
光明集團新聞發言人潘建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光明集團國資改革的一個重點是“專業化”和“證券化”。所謂“專業化”,是指將集團旗下同類資源和資產進行“合并同類項”,避免內部同業競爭。而“證券化”則指將集團旗下資產慢慢進行證券化,例如此次對上海梅林肉牛和生豬養殖業資產的注入就體現了這點。
資料顯示,上海梅林的上一次資產重組發生在2010年底。根據當時的重組目標,上海梅林將被打造成光明集團旗下的休閑食品平臺,匯聚了冠生園、大白兔、愛森、梅林等眾多食品品牌。
但是近年來,上海梅林已將肉與肉制品定位為其第一大產業。隨著牛奶集團相關資產的注入,上海梅林的肉制品業務將從豬肉進一步拓展至牛羊肉等各類肉制品。
“出售飲用水公司符合光明集團對旗下飲用水資源和業務的協同整合,同時可使公司獲得充裕的資金,并專注于以肉與肉制品為主的綜合食品業務的發展。”上海梅林表示。
齊魯證券分析師胡彥超稱,預計上海梅林正在進行戰略升級,大肉食板塊謀求全國化布局,其中旗下蘇食肉品將是先鋒,也可能通過并購加速布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