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30 08:54:07
根據劉志全介紹,水污染防治的目標是,至2017年前消滅劣五類水,到2020年將城市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下。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環保部再次透露“水十條”內容。
3月27日,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在2015(第十三屆)水業戰略論壇上透露,經過多輪修改,《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水十條)已經獲得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即將發布實施。
根據劉志全介紹,水污染防治的目標是,至2017年前消滅劣五類水,到2020年將城市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下。
同時,工業、市政污水處理均要執行更高的排放標準,將針對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制定排污特別限值。
對此,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水十條的出臺對水務市場發展肯定是利好,它建立起一個面向效果,落實責任的體系。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水十條的問世已然近在眼前。
有知情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水十條近兩周將會公布。相比于大氣十條(又稱《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而言,水十條同樣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
《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3年,全國地表水總體為輕度污染,部分城市河段污染較重。其中,長江、黃河、珠江等十大流域的國空斷面中,I~III類水、IV~V類和劣V類水質斷面比例分別為71.7%、19.3%和9.0%。
同時,隨著“深井排污”、“地下水超采”等問題的頻頻見諸報端,地下水環境也引起極大關注。環保部數據顯示,2013年,地下水環境質量的監測點總數為4778個,其中國家級監測點800個,水質優良的監測點比例為10.4%,良好的監測點比例為26.9%,較好的監測點比例為3.1%,較差的監測點比例為43.9%,極差的監測點比例為15.7%。
面對嚴峻的水環境形勢,水十條將會采取哪些政策措施呢?
對此,劉志全介紹,堅持地標和地下、陸上與海洋污染同治理,市場與行政、經濟與科技手段齊發力,節水與凈水、水質與水量指標共考核。
“最嚴格”依然是水十條的核心內容理念。劉志全介紹,實施最嚴格的源頭保護、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生態修復制度,保護和修復水生態環境。
此外,劉志全透露,水十條包括幾個方面內容: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著力節約保護水資源,全力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明確和落實各方責任。
水治理市場盛宴將開啟
“至2017年前消滅劣五類水,到2020年將城市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下。”劉志全在介紹水污染防治目標時說,重點領域為:污水處理、飲用水安全、黑臭水體、工業廢水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等。
據了解,工業、市政污水處理均要執行更高的排放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整體將提高,將針對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制定排污特別限值。
劉志全認為,未來新增市場空間主要集中在縣城及村鎮,城市污水處理廠市場重點集中在提標改造上(提標改造剛完成30%左右,一級B升一級A)。
隨著排污標準、環境質量標準等標準的提高,政策驅動和引導之下的水環境行業必然會迎來“黃金期”。
對此,劉志全預測,2015~2020年水環保產業中,水環境保護產品及設備的增長速度將達到15%~20%左右,水環境服務業增長速度將達到30%~40%左右。
同時,按照此前環保部相關人士透露的消息,預計水十條將帶來2萬億元的投資規模,高于大氣的1.7萬億元。而在業內專家看來,2萬億元的投資也只是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的某一部分工作,未來會繼續增加。
傅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水十條的要求更加具體,原來發布一些規劃文件的主要是一些工程建設規劃,而水十條則是面向效果的文件。“水十條的出臺,對于水務市場肯定是帶來利好。”
劉志全介紹,進一步完善水處理行業制度政策,未來污水處理行業發展的趨勢必然是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由過去的政府承擔運行費轉變為企業按照市場經濟模式自己去收費,企業按照市場經營運作方式去管理污水處理廠。
在制定污水處理行業的優惠政策方面,包括:電費優惠政策、完善污水處理費、再生水優惠價格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