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02 00:25:58
下午15時左右,重慶市政府要求各級醫院恢復2004年版物價標準,之前多收的費用立即清退,少收的由醫院承擔。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3月25日,由重慶市物價局等部門制定的《重慶市醫療服務項目價格(2014年版)》開始實施。其中,大型設備檢查、檢驗類項目價格均降低25%,診查、護理、治療、手術類項目價格分別提高30%、30%、13%和13%。重慶也成為較早對醫療服務價格進行改革的省市之一?!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吡私獾?,盡管重慶2014年版中對各項檢查服務的價格漲幅有所規定,披露內容顯示最高漲幅在30%,但不少醫療機構的實際漲幅遠高于30%,引發外界質疑。
4月1日,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就此召開了緊急會議。下午15時左右,重慶市政府要求各級醫院恢復2004年版物價標準,之前多收的費用立即清退,少收的由醫院承擔。
有分析人士認為,醫改的核心在于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這一頑癥,重慶此次出臺的新政對實現分級診療等有一定效果;此外,提高醫療服務價格也是此輪醫改的重點,但需要注意的是,提高醫療服務價格的前提是降低藥價,同時還需要醫保支付政策方面給予保障。
服務項目價格有升有降
適當提高醫療服務價格一直被認為是解決以藥養醫怪圈的利器。
記者通過重慶市物價局官網查詢,上述新版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涉及醫療服務價格調增項目6577項,其中掛號診查項目79項,護理項目27項,治療項目1041項,手術項目5430項;涉及調減項目1309項,其中大型設備檢查項目205項,檢驗項目1104項;另有普通檢查非調整項目874項,實行市場調節價項目368項。
具體而言,大型設備檢查、檢驗類項目價格降低25%;診查、護理、治療、手術類項目價格分別提高30%、30%、13%和13%。
在新版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實施后,記者發現,有關重慶各大醫院檢查、護理費用飆升的話題成為關注焦點。
“重醫(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通產科掛號費由9元漲至21元、普通彩超由190元漲到330元,系統彩超則由339元漲到643.5元。”3月27日,一名網友在重慶購物狂論壇上發帖稱。
記者調查也發現,部分醫療機構的實際漲幅均遠高于30%,比如重慶大坪醫院常規產檢三項——聽胎心、測血壓、量腹圍,價格由原來的17元漲至目前的40元左右,幅度超一倍。
昨日(4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分別致電重慶市衛計委、重慶物價局,希望了解各項價格漲幅制定機制以及有無相關保障措施等。重慶衛計委宣傳處人士稱,該項工作由重慶物價局牽頭,衛計委只負責執行工作;重慶物價局人士則稱,對上述問題尚無法給予具體答復,屆時會向媒體公開說明。
重慶物價局曾稱,制定相關價格的依據為《全國衛生財務年報》數據:2012年度重慶公立醫療機構的大型設備檢查、檢驗等兩類項目收入比重占比為37.88%,價格分別降低25%、25%,將因此減少醫療服務收入7.09億元;診查、護理、治療、手術等四類項目收入占比為62.12%,價格分別提高30%、30%、13%、13%,將增加醫療服務收入7.07億元,因此重慶醫療機構醫療服務收入增減余額為-171萬元,總體上沒有增加患者醫療費用負擔。
改革配套措施尚需完善
事實上,放開醫療服務收費定價權已是大勢所趨。
醫藥行業分析師羅佳榮認為,“我國醫療服務價格長期定價過低,是一個無法忽略的現實,這也導致醫生主要依靠藥品回扣來獲得主要報酬的現象出現,要實現醫藥分家,提高醫療服務價格在全國都勢在必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發現,業界對于此次重慶醫改新政并非一味否定。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醫改是一個系統性難題,一個環節的改革,需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給予保障。“放開醫療服務價格本身就附帶風險挑戰,如果處置不當,不僅會傷害到病人,對醫療機構也會形成反作用。”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稱,醫療服務價格放開的同時,醫保支付政策也應跟上。“真正的醫改,應該是在提高醫療服務費用的同時,提高報銷比例,擴大醫保項目,門診檢查治療也應與住院同等報銷。”重慶一家三甲醫院的醫生也表示。
不少業內人士還認為,重慶醫改新政中納入了分級定價法,小病患者會有一部分因價差而選擇一二級醫療機構,從而實現患者就診分流,優化醫療機構的合理配置,以更有效解決“看病難”的頑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