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5-05-23 09:02:40
不過,大家必須記住:股市也是一個財富再分配場所。它不僅具有將儲戶轉化為股民、將儲蓄轉化為投資的功能,而且它還具有牛熊交替的規律。每一輪牛市結束,都會形成一種財富再分配格局,即大多數股民將以自己在“頭部被套”的付出,成就少數股民的暴發與暴富。當然,最重要的是,股民炒股就是支持實體經濟、為國出力。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潛規則與內在邏輯。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出現了工業產能嚴重過剩現象,經濟開始步入下行通道,尤其是2010年房價見頂后,我國第一次驚現大規模資本輸出的浪潮,資本輸出的速度之快、增長勢頭之猛,超乎所有人想象。
總體說來,我國資本輸出主要有三種形式或三大渠道:(1)出境旅游與境外購物。大批居民出國旅游并搶購國外奢侈品,顯然,赴港澳購物已無法滿足他們的巨大購物需求。2014年中國內地公民出境游達1.17億人次,出境旅游花費約1400億美元,同比增長18%,購物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2)投資移民。內地有錢人通過地下錢莊“投資”移民美國、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等國,包括通過購買國外豪宅移民。2014年初加拿大政府移民數據顯示,投資移民申請名單上,約有45000名中國富豪等待申請;(3)內地企業“走出去”,既包括過剩產能走出去,也包括對境外項目的直接投資與并購。200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僅為55億美元,2008年首次突破500億美元,2013年為902億美元,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達1029億美元,同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195億美元,兩者基本接近。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國。
不難看出,金融危機后掀起的這一輪資本輸出狂潮,主要源于兩方面原因:一是在中國房地產大泡沫中暴富的一群人,在房價見頂、股市低迷的形勢下,他們趁勢選擇了見好就收、投資移民;二是在中國重化工業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相當一部分企業,包括央企和民企,都選擇了“走出去”,或輸出產能、或并購境外項目。
然而,起步于2014年下半年的新一輪大牛市令世界矚目,尤其是RQFII及滬港通開通后,大量世界投資者進入中國股市投機,人民幣大規模回流市場,催生了一輪氣勢如虹的瘋牛,炒股財富效應意外超越了前十年房地產大泡沫時代,進而又將誕生一批全新的股神或富豪。在一定程度上,這種瘋牛、快牛、短牛暫時阻止了民間資本的外逃,尤其是投資移民的外逃,但瘋牛過后,是否又會重現新一輪投資移民潮,這仍是一個未知數。
從長遠來,好的投資環境,如慢牛是吸引外資,留住民間資本的重要因素,也是阻止民間資本外逃的利器。不過,中國股市的改革仍然任重道遠,注冊制與轉板制的實施與推行,還沒有具體時間表,改革困難和阻力還比較大,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著A股市場的市場化、法制化改革進程,這將不利于A股市場走向健康穩定。
與此同時,在重化工業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最大困難與阻力就是央企。因為央企是重化工業產能過剩的“重災區”,大而不倒的原因主要在于央企是國民經濟命脈。更關鍵的是,央企還承擔著社會就業的巨大政治任務。事實上,淘汰央企過剩產能,唯一途徑就是并購重組,但并購重組就意味著大量裁員。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與實質。因此,央企并購重組需要從市場上尋找兩筆錢:一是裁員買斷工齡或下崗職工安置費,這將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二是央企并購重組本身需要錢,而且引入民間資本注資央企,央企股權需要賣一個好價錢。因此,央企并購重組也需要牛市支撐,并維持一個亢奮的市場人氣。
不過,大家必須記住:股市也是一個財富再分配場所。它不僅具有將儲戶轉化為股民、將儲蓄轉化為投資的功能,而且它還具有牛熊交替的規律。每一輪牛市結束,都會形成一種財富再分配格局,即大多數股民將以自己在“頭部被套”的付出,成就少數股民的暴發與暴富。當然,最重要的是,股民炒股就是支持實體經濟、為國出力。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潛規則與內在邏輯。
然而,最值得我們高度關注的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其是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重大突破口,既是動力機制,也是巨大引擎。因此,新三板的包容性具有無極限的擴容空間,同時轉板制及注冊制的實施,也會賦予創業板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此外,上交所正在籌備并即將推出“新興產業板”,直接吸引境外上市的中資企業回歸A股IPO,時機成熟時再引入國際板概念,這將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制度創新與市場變革。為此,我們期待著一場中國股市的盛宴,這也是中國股民的盛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