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5-29 01:51:03
據統計,自2000年以來,當日跌幅超5%的共有28次,次日反彈共21次,占比達75%;最近一次跌幅超5%發生在今年1月19日,當日滬指下跌7.73%,次日反彈1.82%。看到這一組數據之后,可能大家心里會好受些了。
昨日,也就是5月28日,恐將成為本輪牛市最為重要的日子之一。這一日,滬指在一度上攻至4986.5點,距離5000點不到15點,而就在此時卻突然掉頭向下,形成連續殺跌走勢。最終,滬指暴跌321.44點。收盤后,各種關于股市暴跌的段子也在網絡上流傳。在此,我只想理性地看待市場出現的這一極端情況。畢竟,這一日的暴跌,并非是末日來臨,未來機會還有的是。
那么,昨日的暴跌究竟是如何引發的?我認為,匯金公司減持銀行股,應該說是導火索。單從套現金額來說,此次匯金公司減持的應該并不算多。不過,這是匯金公司在年內首次減持銀行股,而且又是在指數高位,所以對市場形成沖擊不可避免。更為重要的是,大家很難判斷未來匯金公司還會不會繼續減持,這引發了一些機構跟風拋售股票。
有了導火索,大盤調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為何尾市又會出現如此罕見的,不計成本的拋售?我認為,這主要還是市場情緒所致。實際上,近期的行情,早就不能從基本面、技術面等因素來進行分析了。此前的暴漲,是市場情緒高漲所帶來的。因此,當昨日大盤開始大幅下挫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出逃,這種恐慌情緒迅速散播之后,“踩踏事件”就出現了。昨日,不少連續漲停的次新股,突然從漲停板急跌至跌停板,只用了幾分鐘事件,這就是恐慌情緒帶來的效果。
那么,接下來的行情會如何發展?這里,或許沒有人敢下一個明確的判斷。但是,歷史數據不會騙人。據統計,自2000年以來,當日跌幅超5%的共有28次,次日反彈共21次,占比達75%;最近一次跌幅超5%發生在今年1月19日,當日滬指下跌7.73%,次日反彈1.82%。看到這一組數據之后,可能大家心里會好受些了。 (張道達)
道達郵箱:daoda@263.net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