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6-11 17:54:45
今日保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中國保監會關于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有關事項的通知》,將于近期正式發布。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俊玲
每經記者 黃俊玲
今日(6月11日),保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4年償付能力監管工作的情況。
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在此次發布會介紹稱,目前保險公司主要是通過股東增資和發行次級債來補充資本。與此同時保監會也在創新保險公司資本補充工具,一是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5】第3號),允許保險公司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資本補充債券,目前已經有保險公司來保監會遞交了申請;二是研究了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事宜,起草了《中國保監會關于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有關事項的通知》,將于近期正式發布;三是積極鼓勵保險公司海外發行資本工具,并取得階段性進展,進一步打開資本補充的空間。
2014年風險D類公司僅2家
據介紹,2014年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總體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數量下降。根據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和保監會審核后的償付能力報告,2014年末全行業有1家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較2013年末減少1家,達標公司占公司總數的比例為99.3%,達標公司總資產占行業總資產的比例為99.96%。產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連續4個季度償付能力全部達標,且2014年末償付能力充足率均處于充足II類(即償付能力充足率大于150%)。壽險公司(含健康險公司、養老險公司)中,除1家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外,其他壽險公司償付能力全部達標,且均處于充足II類。
二是行業資本溢額大幅增長。受保險公司盈利能力提高、資本市場向好、公司外部融資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行業資本溢額大幅增長。2014年末全行業資本溢額為7207億元,較年初增加3199億元,增幅79.8%。
三是高風險公司數量下降。保監會對127家保險公司基于2014年末的情況開展了分類監管評價,按照公司的風險由低到高依次評定為A、B、C、D四類。評價結果顯示,A類公司有43家,B類公司有79家,C類公司有3家,D類公司有2家。其中,風險低的A類公司較年初增加了7家,風險嚴重的D類公司較年初減少了2家。保監會已對C、D類公司采取了限制投資范圍、暫停增設分支機構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督促問題公司盡快化解風險。
2015年,保險行業已經進入償二代過渡期,上述負責人表示,保監會將以償二代組織實施工作為核心,繼續加強償付能力監管力度,防范行業風險。
該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償二代的各項技術參數和標準,都是基于我國保險業近20年的實際數據測算得出的,真實反映了我國保險業的風險狀況,體現了新規則對中國市場的適用性。同時,國際可比即償二代符合國際資本監管的改革方向,與國際上其他的償付能力監管模式可對話、可比較、可互認。
優先股事宜的通知近期發布
在資本補充方面,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保監會研究起草了《保險公司資本補充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建立了由“資本分級、資本工具、公司資本管理、監督檢查”組成的行業資本補充機制,規定了普通股、優先股、資本公積、留存收益、債務性資本工具、應急資本、保單責任證券化產品、財務再保險八大類資本補充渠道,豐富了保險公司的融資渠道,打開了保險公司資本工具的創新空間。
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保險公司主要是通過股東增資和發行次級債來補充資本。
該負責人透露,與此同時保監會也在創新保險公司資本補充工具,一是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5】第3號),允許保險公司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資本補充債券,目前已經有保險公司來保監會遞交了申請。二是研究了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事宜,起草了《中國保監會關于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有關事項的通知》,將于近期正式發布。三是積極鼓勵保險公司海外發行資本工具,并取得階段性進展,進一步打開資本補充的空間。
對于保險公司海外融資,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也有保險公司正在嘗試。
保監會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完善資本補充機制,發布《保險公司資本補充管理辦法》,指導和規范行業融資行為,豐富資本工具,拓寬融資渠道,提高行業資本實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