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7-28 20:20:46
盡管2015年上半年全國粗鋼產量近20年來首次下降,但鋼鐵企業主營業務虧損仍很嚴重,進一步擴大至216.8億元人民幣,虧損企業43戶,占統計會員企業戶數的42.6%。
每經記者 夏冰
“上半年,國民經濟增長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呈現緩中趨穩的特點。但是宏觀經濟趨穩并不代表鋼鐵行業面臨的形勢開始向好。上半年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持續下降,雖然粗鋼產量有所下降,但是鋼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導致鋼材價格持續下跌,而鐵礦石價格出現了兩個多月的向上反彈,鋼鐵企業主營業務虧損嚴重,鋼鐵行業面臨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今日,中鋼協常務副會長朱繼民在中鋼協信息發布會上進行了上述分析。《每日經濟新聞》獲悉,盡管2015年上半年全國粗鋼產量近20年來首次下降,但鋼鐵企業主營業務虧損仍很嚴重,進一步擴大至216.8億元人民幣,虧損企業43戶,占統計會員企業戶數的42.6%。
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粗鋼產量4.1億噸,同比降1.3%,去年同期為同比增3%,粗鋼產量近20年來首次下降。鋼材消費同比亦降4.71%。盡管上半年鋼材出口大幅增長,但在貿易摩擦方面已經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
記者注意到,鋼鐵賣出白菜價,在今年上半年依舊是改變不了的尷尬局面。數據披露,今年以來鋼材價格指數降幅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降幅。鋼材價格指數持續突破有指數記錄以來的低點,目前已經跌破63點。一路豪跌的鋼價和鐵礦石價格卻意外出現背離。數據顯示,4月份以后,鐵礦石價格向上反彈,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已經由4月10日的每噸46.84美元,上漲到6月末的每噸59.19美元,漲幅高達26.4%,而同期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下跌10.2%,礦價與鋼價趨勢背離。
對此,中鋼協稱,“上半年協會研究部分會員企業鐵礦石庫存與礦價的相關性,發現兩者存在較高的正相關性,即礦價下跌,企業庫存下降,礦價上漲,企業庫存上漲,反映了買漲不買跌的采購心理。鋼鐵企業的集中補庫、集中采購對礦價上漲起到了助推作用。近期鐵礦石價格出現了一波下跌行情,但是仍然不能抵消鋼材價格下跌的影響。”
那么,毫無疑問的是,鋼價的持續走低直接導致鋼企虧損加劇。中鋼協會議披露,上半年,大中型鋼鐵企業主營業務虧損加劇,實現銷售收入1.5萬億元,同比下降17.9%;實現利潤總額16.4億元,而主營業務虧損216.8億元,增虧167.68億元;虧損企業43戶,占統計會員企業戶數的42.6%,虧損企業虧損額185.5億元,同比增長98.5%。
盡管虧損的企業占四成,但也有不少企業實現盈利,《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企業之間已出現明顯分化。中鋼協數據顯示,上半年,盈利前10名企業合計盈利165.9億元,同比增長113.1%;虧損前10名企業合計虧損139.7億元,同比增長152.3%。
縱觀盈利企業特點,中鋼協認為,“一是生鐵制造成本較低,并且效益越好的企業降本增效力度越大,僅煉鋼生鐵制造成本一項,企業間的差距每噸就高達500-900元;二是勞動生產率高,效益較好的企業年人均產鋼普遍在800噸以上,部分企業年人均產鋼量在1000噸左右。”
中鋼協認為,鋼鐵行業運行仍存在困難和問題,包括傳統用鋼行業增速持續回落,鋼材需求持續下降;長期的低價格極大地損害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較突出;且鋼材出口大幅增長,貿易摩擦增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