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12 03:04:19
在人民幣匯率日益市場化、波動區間逐漸加大的情況下,投資者的貨幣資產配置是否也應該隨之作出調整?而在進行海外資產配置時,又應該作出怎樣的選擇?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和了解。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費勝海 周雅玨 黃小聰 實習記者 趙靜林
昨日早間,央行突然宣布“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當日下跌超過1100個基點,即期匯率亦貶值近2%。央行這一最新匯改措施的威力,可見一斑。隨著美元的節節攀升,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也越來越大。然而,在人民幣匯率日益市場化、波動區間逐漸加大的情況下,投資者的貨幣資產配置是否也應該隨之作出調整?而在進行海外資產配置時,又應該作出怎樣的選擇?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和了解。
每經記者 費勝海 周雅玨 黃小聰 實習記者 趙靜林
昨日(8月11日),央行發布關于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的聲明,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
新的報價方式發布之后,昨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2298元,較前一日出現了近2%的貶值。
當前,在美元指數節節攀升的大背景下,人民幣的貶值壓力早已備受各方關注。如今,人民幣匯率突然大幅貶值,究竟會對我們的資產配置帶來哪些具體影響?又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密切跟蹤和關注?
對于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對業內人士進行深入采訪之后為您詳細解讀。(更多外匯理財產品信息,投資者可關 注 微 信 公 眾 號 “ 火 山 財 富(houshan5188)”。
市場風向:避險情緒升溫 黃金交易火爆
人民幣中間價一日貶值超千點,外匯理財市場是否會開始躁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包括中農工建四大行以及中信、民生等銀行網站發現,除了中國銀行有一款外匯類理財產品外,其他銀行近期并沒有相關外匯理財產品推出。
中信銀行理財部門一位王姓經理向記者表示,“雖然人民幣出現一定幅度的貶值,但是外匯市場的波動比較大,未來趨勢并不明朗,所以行里也沒有加推外匯相關的理財產品。外匯理財產品普遍收益較低,例如,前期推出的美元貨幣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僅1.5%左右,即使短期匯率出現波動,加上外幣兌換的費用,也遠不如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帶來的收益高。”
自2005年啟動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步入長期升值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習慣了持有人民幣,用人民幣進行投資理財。而近期出現的人民幣貶值,也讓投資者更多地關心外匯理財市場的動態。
一位北京第三方理財公司理財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今年初開始,關注到人民幣潛在的貶值風險,公司就已經開始主動向客戶推薦美元資產的配置。例如,以財務方式參與新興企業股權的私募股權產品、債券類的固定派息的產品以及海外的房產投資。
據記者了解,海外投資產品中,美元投資類產品門檻較高,一般在15萬美元以上,且投資期限較長。除去匯率波動因素,這些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普遍較國內理財產品低。
上述第三方理財公司理財經理就告訴記者,外匯投資類產品投資周期相對較長。例如,股權產品一般是投資期3~4年,加上退出期達4~5年。雖然在投資期之內不排除有項目退出、資金回流的可能性,但一般還是建議客戶要用閑錢來做這方面的配置。在選好投資顧問和領域的前提下,流動性屬于外匯投資類產品最大的風險。
上述中信銀行王姓經理向記者表示,從歷史投資情況而言,客戶想要通過投資外匯理財產品獲得外匯升值超額收益的難度較大。這不僅需要較多的金額,而且還要面對外匯市場較大的波動性,投資到期后的貨幣兌換存在不確定性。“一般情況下,我們只會建議有海外留學的家庭在匯率較低的情況下,兌換一些海外貨幣;建議客戶配置外匯貨幣,更多是對沖風險,降低外匯波動對整體金融資產帶來的不確定性。”
面對人民幣貶值的風險,投資外匯理財產品帶來的賺錢效應,獲利還遠不如投資黃金來得直接。
多家銀行的理財經理向記者反映,近期實物黃金的交易火爆。
中國銀行一位理財經理就向記者表示,近兩個星期以來,行內實物黃金的交易量有所上升,前來詢問的客戶也明顯比前期多了很多。“一方面,這是由于近期黃金價格回落到相對較低的價格區間,出現了相對明顯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加大,也讓高凈值人群開始考慮購買黃金規避現金貶值的風險。”
近日,國內黃金價格略有回升,買入價總體走勢維持在215元~220元/克區間波動;但相較2011年8月446元/克的高點,金價已經腰斬。
上述中國銀行理財經理還告訴記者,目前建議高凈值客戶做長期配置黃金的打算;一般情況下,配置資金的比例占到可投資資金的20%左右。
貨幣選擇:收益普遍較低 “保險”還是選美元
機構普遍預期,在未來12個月內,人民幣貶值幅度將可能在3%~5%。那么,在人民幣貶值以及雙向波動幅度加大的情況下,目前全球的主要市場以及相應的貨幣,如美元、歐元、日元等,有哪些值得投資者參與呢?
對此,諾亞財富研究員齊雯認為,“歐元和日元在年底之前,相對于美元還會有持續貶值的趨勢,而澳元也可能大幅下跌,在配置上仍需謹慎;新興經濟體方面,資本外逃將是其面臨的最大危機。整體來看,下半年美元仍是比較保險的貨幣選擇。”
UBP亞洲資產管理首席投資官AndrewTang則表示,“從下半年來看,投資方向,第一是全球的經濟增長速度還是會放緩,如果有3%~5%的增長就不錯了。其中歐洲非常好,在經歷過低潮后,基本上表現比較正面。”“第二就是日本,其宏觀政策收到一些好的效果。所以對我們來說,日本未來的方向還是比較對。怕的是日元不斷貶值,會對其他國家帶來一些壓力。”AndrewTang繼續說道。
另外,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上周外幣理財產品總計發行14款。主要外幣理財產品中,澳元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57%,較前周上升0.1個百分點;港元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1.8%,較前周上升0.38個百分點;美元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2.05%,較前周上升0.26個百分點。
可見,就算是美元產品,其收益率也并沒有比人民幣理財產品更具吸引力。齊雯進一步向記者表示,“單純持有美元貨幣是不錯的選擇,但不應只從收益率去看,而是更多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考慮;除了美元貨幣,美元地產以及美股市場都值得考慮。”
但AndrewTang有另一番見解,他認為,“美國經濟現在是穩定,但是其CPI并不是很穩定,所以美國的經濟增長還是比較弱。我認為美國今年不會加息。”
在具體投資建議方面,AndrewTang表示,“如果不考慮房地產領域,單純從金融行業來看,我會用40%的(資金)用于投資股票,但要買成長(性好的股票),因此我不會買美國股票,會傾向于增加歐洲和日本的股票;還有40%放在債券市場,其中一半放在高收益債。”“還有10%做一些收益性的股票投資。這種股票在市場穩定的時候可以給你提供一個穩定的收益,會幫助你穩定投資組合,在市場下跌的時候,也不會受到那么大的影響;此外,我會用10%的保證金做對沖,不過當市場改變的時候,你要把這個比例降低。”AndrewTang進一步表示。
投資小貼士>>>
外匯理財應注意幾點風險
1、產品信用風險,累計收益藏貓膩
這些風險普遍存在于銀行推出的外匯理財產品中,但相當多的普通投資者卻不見得完全明白。部分理財產品宣傳將3年甚至5年的收益疊加起來示人,往往可達到15%甚至20%的驚人高度,但其實產品管理人有可能提前終止合同,做高了年化收益率。也就是說,投資人實際得到收益并不高。
2、掛鉤標的,防止貨幣被變換
外匯理財產品中有與利率指數掛鉤的,也有與匯率指數掛鉤的,還有的與黃金掛鉤,摸清產品是否是結構化產品,存不存在杠桿(特別重要)。如果存在杠桿,當發生虧損時往往會非常嚴重;另外,偏好杠桿產品的投資者也應注意降低倉位,摸清外匯產品投資標的相當重要。有些理財產品設計的到期歸還貨幣并非當初投資的貨幣,此時投資者更要事前弄清楚各種貨幣的走勢,否則就會面臨強勢外幣投資期滿后變成其他貨幣的風險,以致投資收益縮水。
3、提前贖回,應仔細盤算收益
雖然不少銀行的理財產品讓投資者有了提前終止的贖回權。但這種終止的贖回也是存在風險的。例如,某銀行在其外匯理財產品合約中規定,客戶在產品到期前如需贖回,則需要扣除一定比例的本金。如果扣除本金比例是3%,而該產品的預期收益也是3%,這也就意味著投資者提前贖回會沒有任何回報。
投資策略
可關注4類理財品
最關注人民幣貶值問題的,可能首先是目前已持有外匯或外匯理財產品的投資者。
某外匯交易經紀商亞太銷售總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所謂人民幣貶值近2%,只是根據報價方式的調整,相應中間價的變動,但這和理財產品收益沒有直接關系;雖然對應外幣資產增值了,但還要看具體產品的投資范圍,并不是人民幣貶值多少,相應外匯和理財產品的收益就增加多少。
對于投資外匯還是外匯理財產品的問題,某外資銀行客戶經理透露,一般都會建議持有外匯的客戶選擇投資QDII基金或其他外匯理財產品,因為QDII基金或理財產品一般也是通過外幣結算;從投資的角度考慮,這比單純持有外匯會有更可觀的收益。當然,在這種情況下,除匯率波動風險外,投資者還要考慮對應海外市場的風險。
那么,如何進行資產的有效配置?《每日經濟新聞》理財部(微信公眾號:“火山財富”huoshan5188)記者在進行了深入調查和采訪,業內人士建議關注四大類投資產品。
類型一:銀行外幣保本理財產品
一位不愿具名的銀行理財師向記者表示:“目前保本類外幣理財產品平均收益普遍在2%以下,且不同銀行發行的產品差異很大,即使存續期相同的同一幣種的產品也可能有較大的收益差。”
此外,該人士表還示,保本型產品可關注中國銀行于2015年8月8日至8月18日推出的“中銀匯增-A計劃”2015年第60期保本美元366天產品。該產品投資幣種為美元,期限為366天,起點金額17000美元。該理財計劃主要投資于境內美元固定收益和貨幣市場產品,或通過券商資產管理專戶投資于銀行間及交易所市場上市流通的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
類型二: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
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作為物業擁有者的一部分,其收益主要來自物業的升值以及租金分配收入,具有相對穩定性。在人民幣貶值及美元資產的強勁復蘇預期下,REITs基金對于穩健投資者極具吸引力。
過去5年中,美國REITs平均年度股息率達3.78%。2010年以來,全球REITs年化報酬率達到18.23%,而美國地區的房地產信托全價指數的年化報酬率達到21.43%。重要的是,REITs應把應稅收入的至少90%以股息形式派給股東,因此股息率相對優厚。
目前,投資于境外地產類的QDII主要包括諾安全球收益不動產(320017)、嘉實全球房地產(070031)、鵬華美國房地產(206011)、廣發美國房地產指數(000179)等。上述地產QDII均可在相關基金公司官網購買。抗風險能力強的投資者可優選鵬華美國房地產、廣發美國房地產指數;偏好穩定收益的投資者,可首選廣發美國房地產指數,次選鵬華美國房地產。
類型三:交易所黃金ETF
黃金兼具商品和投資屬性,具有資產保值、抵御通脹、與證券市場相關性低等優勢。
目前,在交易所掛牌的華安易富黃金ETF(518880)跟蹤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現貨合約等品種,力求獲得我國黃金現貨市場的收益率,為投資者提供了一類管理透明、成本較低、有效跟蹤國內黃金現貨價格的投資工具。
類型四:美元類油氣資產
華寶油氣(162411)和華安石油(160416)均屬被動型的LOF基金,跟蹤對象分別為標普石油天然氣上游股票指數(XOM)和標普全球石油指數,前者是投資油氣開采工具和服務的指數,后者為投資全球范圍內的石油公司。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兩者跟蹤的指數標的均為股票類權益資產,會受美股表現的影響,且都可以在證券賬戶中交易,投資者在進行美元資產配置時應控制好倉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